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堂三搅局 (第2/3页)
,如何能够闻到‘百花露’的香味?” “实不相瞒,老夫来此乃是受大尊所差,为新郎新娘送贺礼来的——” 太白金星完,双手平托,瞬间手中就出现了一叠红色的绢布。 “雉奴啊,这是大尊所赐,祝贺你同‘三圣母’喜结连理、作之合。” 突然,红光泛起,太白金星手中的红娟无风自起,飞离了太白金星的双手,向着大殿的正中飞去。 今日的大殿,早已被“晋王府”众人布置成了喜堂,在这正中央,挂着一副硕大的红双喜,神光闪闪、满堂生辉,一看就不是凡品。 而太白金星手中的红娟,飞到大殿中央之时,直接就在半空中展开,横着就覆盖了那枚双喜字。 “作之合——” 这老太白还真没有谎,太白金星送过来的,正是大尊的亲笔所书“作之合”。 “有劳金星大人跑这一趟,李治感激不尽,还请入座观礼,一会儿也好多喝几杯再回去。” 李治看了一眼这四个大字,还真别人,这位大尊的字写得还真不错。 尤其是其中那股若隐若无的气息,看的时间久了,李治仿佛感觉到体内的气血微微有些翻涌。 “这就是‘准圣’的气息吗?” 也许,大尊无意在这上边显露什么,却实实在在地留下了准圣的气息。 “作之合?” 李治同杨婵成个婚,都需要上来撮合吗?这个大尊的控制欲,也未免太强了一些。 “哼,送来这么一个不实用的东西,还不如随便送几枚‘九转金丹’呢。” 大殿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在抬头看着中央的这副贺字,甚至有人不自觉伸手在半空中临摹起来。 大尊的字,单论书法而言,未必就一定有多好,架不住对方的修为太过精深。 而这大殿之中,又全都是修行之辈,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丝“准圣”的气息,却也都禁不住沉浸其郑 可惜,杨戬却是一个例外。 最近几年,尤其是云华仙子彻底恢复了自由之后,其实杨戬同大尊之间还算是缓和了不少。 可惜,今日是他meimei杨婵的婚礼,大尊身为亲娘舅,居然只送来这么一副字做贺礼? 杨戬的不屑一顾和冷言讥讽,大殿中每一个人都听的真真的,却没人敢出声附和。 开什么玩笑,这位可是威名赫赫的二郎真君啊,送字的那位就更加了不得了,三界共主的大尊,岂是一般人能够置喙的? “二郎不得无礼——” 最终还是云华仙子发话了。 对于大尊此举,云华仙子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自己那位胞兄是什么样的人,恐怕没几个人比云华仙子更清楚了。 他能够派太白金星走这一趟,恐怕还是看在杨戬或李治能够为其所用的份上,否则的话...... “太白,替本宫谢谢大尊,就雉奴和婵儿都很喜欢!” 虽然往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云华仙子也未曾完全释怀,可是,今日毕竟是女儿出阁的日子,云华仙子却不希望过去的恩怨再影响到女婿这里来。 “老奴明白仙子的心意。二郎真君、雉奴,老夫就不在此停留了,宫还有不少事情等着老夫回去处理呢,告辞了——” 声告辞,太白金星就移步出了大殿,腾云而走。 “雉奴,这......” 整个过程中,大唐的文武包括坐在那里的帝后二人,都只是作为旁观者存在。 “父皇不必担心,一切照常就校” 对于杨戬一家同大尊之间的恩恩怨怨,李治自然知之甚深,那不是简单的岁月流逝就能够淡化的。 除非,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二者之间的恩怨,李治不禁想起帘年在“两界山”中,初次与杨戬相识的情景。 那时候,杨戬还是化身为刘伯钦的样子,当时府邸之中云华仙子也在,可惜,李治当年修为太浅,自然无法识别此二人。 ...... “二拜高堂——” 送礼的人走了,婚礼继续进行,张阿难独特的声音再次响起。 李治和杨婵二人对视了一眼,双双跪拜下来,冲着当中而坐的云华仙子和李世民夫妇,深深地叩了一礼。 当这个头磕下去的时候,谁人曾见,一直笑呵呵的云华仙子,眼睛中蒙上了一层水雾,继而有两滴清泪垂下。 多少年过去了? 一双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儿子成了庭中首屈一指的战神,今日又是女儿成婚的日子。 杨郎,你看到了吗?—— 早有白素贞从旁端过来盛着三碗香茗的托盘,李治先端起其中一碗,跪在地上膝行两步。 “娘亲,请用茶——” 这是敬的云华仙子,本该是新媳妇敬公婆的环节,李治却抢先了一步。 虽然,杨婵并不是跟着云华仙子一起成长的,而是在“娲皇宫”中长大的。 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当年又是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云华仙子更是承受了多少年的苦闷和煎熬。 “好女婿,从今开始,老身就把婵儿托付给你了——” 云华仙子端起李治递过来的茶碗,放在唇边轻轻的抿了一口。 “父皇、母后,请用茶——” 杨婵也有样学样,分别给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献上了一杯茶。 “哎,婵儿最好了,今后雉奴胆敢欺负你,一定要同母后讲,必定有他好看。” 看着眼前敬茶的杨婵,李世民夫妇那是万分的满意,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儿媳妇啊? 突然,空中传来一阵鸣叫,刚刚敬完茶的李治感觉到一阵威压传来,再看一旁的白素贞和血倩,都已经抖作了一团。 一道青影一闪,大殿当中又多了一名女子。 只见此人,从头到脚一身青绿色,瘦长的身材,要论容貌倒也算是标致,眼角眉梢却挂着冷冷的凌厉。 这......居然是一位“大罗金仙”巅峰之人? 可惜,李治却不认识她,刚要开口动问,不想身旁的杨婵却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