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3.跌下神坛,程导不哭! (第2/3页)
去年在巴黎开展的时候认识的艺术评论家克劳斯,在这里抓到陈立安后就拿出随身带着的本子,要采访他。 陈立安看了一眼时间对克劳斯说道:“我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马上电影要开始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时间。” “十分钟就已经够了,我的问题很少,只有三个,我下一期的专栏就要靠你了。”克劳斯没给陈立安逃走的机会。 三个问题的话,十分钟的确足够了,陈立安点头同意,和克劳斯坐在观众席上,开始了很简单很随意的一场采访。 克劳斯没有浪费时间去客套,直接问出第一个问题:“我看到你在中国的装置艺术的照片,《浪潮系列-红》,很多人都对这个作品很感兴趣,我想问问你的创作灵感,以及浪潮系列的含义。” “中国正处于时代的变革中,是社会飞快的发展让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我会在浪潮系列中记录下时代中的中国,以这种方式.” “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的艺术思潮你是怎么看待的,听说你们差点掀起第二次思潮。” “艺术思潮的产生意味着大家对现在的艺术产生了疑问和质疑,就像欧洲现在的艺术反思一样,至于所谓的掀起第二次思潮完全是误会,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艺术家,甚至没有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过多的质疑,在源头上就没有形成思潮的可能.” “第三个问题,你如何看待电影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 “这个问题很笼统,也很模糊,当代艺术应该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谈不上所谓的位置问题,如果真要讨论电影艺术,能说的太多了,我们的时间或许不够。” 克劳斯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画画,手里的录音笔也开着,听到陈立安回答完后,看了一眼时间笑着说道:“还剩下四分钟,或许可以再问几个问题?” “当然!”陈立安笑着点头。 四分钟很快过去了,银幕前的雅各布和程导也从台上下来,电影正式开始了。 影厅里很安静,都在等待电影的播放,龚莉坐在陈立安的身边小声地问道:“你刚刚接受采访去了?” “嗯,不过和电影没什么关系。”陈立安解释了一句。 龚莉微微点头不再说话开始认真的看电影。 一个多小时过去后,电影结束了,影厅中稀稀拉拉的响起掌声,大部分人都在交头接耳的讨论,似乎对这部电影抱有很大的疑问。 程导的脸上没有之前的自信了,面带凝重地侧耳听着大家的讨论。 陈立安和龚莉对视了一眼,对现在的局面既意外又不意外。 张国容的反应也很平淡,他提名影帝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拍过的电影也褒贬不一,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事情。 很快在接下来的采访互动环节中,就有很多的人给予了差评。 程导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如果只是普通观众的评价他可能还不在乎。 但是威尼斯电影节主席蓬特卡罗当众贬低,说电影中的黑帮和毒品是对好莱坞黑帮电影拙劣的模仿。 这差点给程导整破防,儒雅的风度都差点没维持住。 陈立安看了一眼蓬特卡罗,暗叹这小老头说话还真不留情面。 不过这样的评价基本断送了风月拿奖的任何可能。 有争议的电影获奖不是没有,但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就很难搞了。 陈立安甚至听到有国内的观众小声地讨论,说这不就是旧时代小白脸勾搭大小姐的故事,这有什么好拍的。 陈立安很想反驳,但是单从故事上来说,人家说的也没毛病…… “难搞哦…”陈立安叹了一口气对龚莉说道:“估摸着国内上映都是问题。” “应该不至于吧?!”龚莉惊讶地看着陈立安。 陈立安揉了一下眉角说道:“就看程导的关系了,想上映大概率还要改,如果能拿奖的话也许还有机会。” 龚莉想了一会说道:“程导女朋友可是倪.” 陈立安轻咳一声说道:“那就看他们的能量了,霸王别姬当初不也是获奖之后才公映的吗。” “行了,不说了,我感觉程导都想骂人了,我过去安慰两句。”龚莉无奈地起身朝着程导走了过去。 龚莉在欧洲的牌面还是很大的,蓬特卡罗这老头看到龚莉站出来,也就没继续说什么了。 记者们这时也把关注点放到了龚莉身上,程导暂时得以喘息,不过听着那些不太友好的评论,脸色依旧难看。 难看就难看吧,作为导演自然要经得起批评,赞赏的话程导都听了十几年了,现在听听不一样声音也没毛病。 不过事情似乎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在首映的第二天,陈立安准备返回巴黎去和程导告别的时候,清楚地房间里传来摔东西的声音。 李大白跟在陈立安后面也听到了,小声地问道:“陈老师,程导好像在骂人” “我又不聋,得,等会再过来吧。”陈立安转身就走了,这个时候的程导估计也不想见人,不想别人看到自己无能狂怒的样子。 希望程导不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希望程导的主持人女朋友能给他一点安慰,就是不知道程导还会不会在电影节结束后就跑去求婚. 只不过陈美人现在已经是陈立安的形状了,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啧这么一看程导有点惨烈啊。 远在国内的陈美人忽然打了一个喷嚏,然后揉了揉自己的肚子轻声安慰道:“宝宝别怕,是爸爸在想mama呢。” 陈立安晃了一下脑袋,收起心里对程导的调侃,自己得了便宜还是别卖乖了,也许程导和女朋友好着呢,或许未来会更幸福呢,谁知道会怎么样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