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_第二百三十章 心明始信原无佛,徒行千步惹钟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心明始信原无佛,徒行千步惹钟磐 (第5/6页)

   “炼心窟乃是感业寺的宝地,传承了漫长岁月,传闻有感业寺高僧于窟中明见佛道真理,得见佛祖,离地成真佛。”

    伯言倒是未曾听说过这般传闻,心头有些惊奇。

    “这么说来,感业寺难不成有真佛坐镇?”

    “真佛不在人间。”老和尚摇头。

    “炼心窟中,徒步走炼心之路,洗涤身心,洗去神中污秽,得见真理,并不容易,我们的目的……便是扰乱安公子的炼心之路。”

    老和尚轻声说道。

    伯言笑了笑,羽扇轻摇:“世尊欲要如何扰乱?”

    “上门,论佛。”

    老和尚双掌合十,身上映照佛光。

    伯言眉头一挑,不明就里。

    老和尚再道:“感业寺内,镇守炼心窟的……乃是一头老猕猴,乃妖猴所化,得点化而皈依佛门,与他论佛理,扰其心境,炼心窟自会不稳,其间路难行,安公子自然就失败了,心剑当破灭,一身修为毁去七八。”

    伯言闻言,顿时大赞妙哉。

    “世尊尽管去,在下已然唤来相助之辈,若是世尊失败,自有其他办法来破。”

    “放心大胆的去论吧。”

    伯言羽扇一摆,自信说道。

    老和尚闻言微妙一笑,他自是起身,身上镶金边大罗袈裟飞扬,眉间似有生火焚烧。

    “论佛,贫僧兴许不如灵珠,但怎会不如一得道畜生?”

    话语落下,老和尚便一步一步的走出。

    步伐不大,可是随着迈步,嶙峋的山路竟是在他的脚下不断的缩略。

    徒行五步而已,便已从峨眉山外,行至了感业寺山门门庭之前。

    脸上依旧挂笑,背后佛光普照。

    僧布鞋不染丝毫尘土,干净的宛若刚刚盛放的莲池白莲花。

    “莲华寺,普度来访。”

    -----------------

    安乐进入到了幽冷、凄清的洞窟之内,洞窟内黝黑无比,丝毫不见光芒,像是夺去了安乐的双目,见不得光明。

    四周黑暗,五感丢失,哪怕心神在其中,亦是无法扩散分毫,甚至被压制在rou身方寸之内。

    一切的行走,都变得凭借直觉。

    安乐白衣胜雪,不急不缓的前行,眉心光芒微微绽放,照亮了黑暗的洞窟。

    洞窟之内虽有清泉源水,但是窟内却无比的干燥,四周窟壁上,更是画满了壁画,各种各样的僧人奇异的在画中呈现,栩栩如生。

    安乐看着壁画,洞窟中有微风徐徐吹来,感到一阵冰凉,像是夏日时分吹来的凉爽晚风。

    可这晚风吹拂的乃是心神,安乐所观摩的壁画似乎活过来一般。

    眼前顿时有光明大放,洞窟之中佛光普照,光明耀眼,像是有一条通往灵山拜佛求真理的路,在脚下铺开。

    安乐知道,现在便是与六耳猕猴赌约开始的时刻。

    炼心窟中千步走,便是考验。

    安乐迈出一步,窟壁上的壁画顿时活过来,有金刚怒目,磅礴的心神威压如浪潮般狠狠地压下!

    安乐感觉自身似乎化作了一头小妖,被那金刚怒目而望,满心惴惴不安,双腿要发软,瘫倒在地。

    可是安乐不动声色,一步重重踏下,他是安乐,非是什么小妖。

    又有女子菩萨,救苦救难,脚踩莲台,高悬九天,为人间挥洒下净化灵魂,洗涤灾厄的净世水。

    安乐感觉自身像是成了一位位在逃的难民,沐浴着净世之水,无比的欢喜,驻足欲要叩首拜观音。

    可安乐心神保持着清明,他是安乐,非是难民,洞明本心,一切影响都烟消云散,继续前行。

    一路前行,一路有心神所化的画面交织呈现,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清晰……

    宛若当真身临其境,再活一世般。

    可安乐心神平静,不起波澜,燃起岁月气,时常窥见人生,他若无法保持清明,沉浸其中,怕是心神早已受损难以清明。

    又何况……

    心明始信原无佛,气佳何曾别有仙?

    连窥见岁月都能保持清醒,如此画面又如何会影响到他?

    安乐宛如过客,出淤泥而不染,过红尘而不沾。

    十步,百步,两百步……

    安乐时时刻刻维持着稳步行走的脚步,像是行走苦难,徒步于灾厄中,时刻保持着清明。

    随着行走,心神开始缓缓的沸腾,他能感觉到越是行走,一切涌来的潮水画面,便越真实,甚至会迷离其中,错乱自身。

    可他依旧平静,面色如常。

    八百步,九百步,一千步。

    水到渠成。

    当千步落下,洞窟之内,陡然响彻起震耳欲聋的钟磐之声,仿佛整个洞窟便是一口磐钟。

    钟磐之声席卷震荡,安乐眉心光芒大放,平静的心湖开始颤动沸腾,钟波扩散洗涤每一缕心神。

    甚至随着钟磐钟波扩散,泥丸宫内,通过道果【道饮】而凝聚的岁月大道之力,弥散而出,融入心神之中,一点点的在钟波震荡之下……

    竟是顺着心剑裂缝,一点点的融入其中!

    -----------------

    “四谛兴三界,顿教义分明,苦断集已灭,圣道自然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