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发行 (第2/2页)
唱片业的凋零,这规矩早就废除了,像上个月发售专辑的大机器唱片,就没有给环球唱片股份。还有许许多多的独立厂牌也保留100%的控股权。” 罗辑开口:“这些年唱片业确实发生了巨变,现在这些大厂牌培养一个歌手,为了分担风险,往往是好几家唱片公司共同承担。反而独立唱片公司比较敢拼。” “是的。” “那就这样吧,你再打电话再咨询一下这些大型公司,现在我的歌曲网络热度这么高,你试着再提一下只做实体发行。” “好。” 经过几小时后的沟通,布劳恩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虽然你的歌曲热度很高,但你提议的只做实体发行的建议无一例外都被驳回了。所有人都知道网络销售才是未来,现在没有哪个唱片公司敢开这个口子,只要你想吃实体销售这块rou,必须网络销售端让出利益来。” “嗯。” 经纪人布劳恩开口接着说道:“因为你与油管的独播协议,歌曲的MV以后只属于你,他们倒没有什么异议,但是MV的成本他们就不会分摊了。” “我明白了,发行条件谈好了吗?” “索尼BMG还保有上世纪唱片公司的遗风,他们自己培养的歌手都还正红,所以坚决要求入股你的唱片公司,不过股份可以降到30%,收20%的发行费用。华纳唱片也说希望入股你的公司,但意愿没有索尼那么强烈,说入股收20%的发行费用,不能入股就收25%的费用,我感觉还是有谈判空间的。但环球不一样,他们只提出发行你的唱片,没提入股的事情。收费23%” “环球唱片什么情况?为什么跟其他两家的回复不一样。他们不看好我吗?” 布劳恩开口:“这跟环球唱片的战略有关系,他们的母公司出现了重大的财务危机,所以在全方位地减少财务支出。这也让环球唱片确定了目标,把唱片的大部分风险都转移给那些小唱片公司,自己只赚发行的钱。你也看到了,这两年环球几乎没有直接培养新歌手出现,但是他们的市场份额还在扩大。”
罗辑沉思了一会开口:“那你继续谈判吧,条件一样就选环球唱片吧,这两年和他们签约的独立唱片公司都过得不错。你再去谈一谈发行费。就这两天尽快签约吧。对了,还有一点,你告诉他们,网络发行我们自己来。” “为什么这么做?就算你自己来也还是要给环球公司分成的啊。和实体一起交给环球多方便。” 罗辑开口:“网络发行本身就不复杂,收费也不贵,到时候网络的结算费用会直接结算到我的公司,我再分给环球公司。对环球来说也是一种钳制手段。” “好吧!” 罗辑其实还有一种考虑,随着未来网络歌曲销售的发展,终有一天网络销售会压过实体销售,说不定有一天罗辑能抛弃发行商直接进行网络销售。 布劳恩出发去谈判了,罗辑美滋滋地躺在床上畅想自己歌曲发售后的盛况。网络单曲一首卖0.99米元,分到他手里能有0.7美元。但一首实体单曲的批发价均价能到7美元,去掉发行费他能拿5美元。简直不要太爽。 自己这步棋绝对走对了,名气是一切,如果没有网络的爆红,怎么可能一首单曲就会有发行公司抢着来发行。 罗辑在Myspace上面看到过一个小歌手发的他自己经历的文章。 16岁的他组成乐队开始流浪,平时混迹于各大音乐节赚一点小钱。他们都会创作歌曲,算是颇具才能。但是由于唱片行业的收入整体下降,很长时间都没有唱片公司签约。 直到22岁。他们被一家唱片公司相中签约,但签的360°deal,也就是全方位合约。 全方位合约,公司为他们提供预付款以及营销、推广、巡回演出和其他领域的支持。反过来,艺人同意从增加的收入来源中抽取一定比例给公司,包括数字和在线流媒体、现场表演、商品销售、代言交易以及歌曲创作版税等所有内容。这相当于卖身给唱片公司了。 就算是这种卖身合同,也有一大批歌手抢着去签约。 唱片公司对他们挺重视的,重金打造了专辑,但最后只卖出金唱片的销量,没能大火,现在整个乐队到处奔波商演,赚的全是辛苦钱,收入有一部分还被唱片公司拿走。 罗辑能够想到,如果自己没有在网络上大火,现在他也好不到哪儿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