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既道_第四十六章 一举惊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一举惊人 (第2/2页)

>    “千里黄云白日曛。”

    大国手江苏城颔首抚须,这一句只是简单的叙述景色,但开阔的胸襟跃然纸上。

    “北风吹雁雪纷纷。”

    现在是秋冬时节,雪还没来,但不远了,这句不算夸大。

    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呼啸中,见遥空断雁,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这两句背景渲染的很好,正契合了这场送行。

    蔡宇极为惊讶,仔细审视张泽禹,以他这学生的诗词水平,这两句七言,想必是呕心沥血之作了。若能保持水准,说不得能与朱铁雄一较高下。

    三位德高望重的大儒里,诗词水准最高的翠山居士咀嚼着两句诗,心情莫名的有些怅然。

    千里、黄昏、北风、孤雁、雪落纷纷....勾勒出了萧索凄凉的画面。

    他这不是出仕,而是被贬了似的。

    然而,还真点中神韵了。

    这次出仕,看似被朝廷重用,授予权柄。但东厂出身的那帮势力,会眼睁睁看着他平步青云?

    会任由他为文成书院在官场打下根基?

    此去边疆,其实是前途未卜,前路渺渺。

    突然,张泽禹打开双臂,俊美的脸庞在温煦的阳光映照中,透着美玉般的无暇与精致。

    他振臂,直视翠山居士,掷地有声的吐出最后两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亭里亭外,瞬间寂静。

    俄顷,在场众人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朱铁雄僵硬的一点点转过头去,愣愣的看着傲然而立的张泽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江苏城振奋击掌:“绝了!”

    前两句透出悲凉气象,后两句峰回路转,让人豁然开朗,鼓舞人心。

    蔡宇沉看着张泽禹,沉默了。

    好诗词的翠山居士,此刻还陷在这首七言绝句的意境之中,心旌神摇。

    “好诗,好诗啊....”他喃喃道。

    “为何只有半阙?”兵法大家蔡宇见自己的学生没有继续吟诵,忍不住开口询问。

    ......张泽禹嘴角一抽:

    “此诗只有半阙。”

    只有半阙?!

    在场的读书人立刻瞪大眼睛,难以接受这样的话。哪有写诗写一半的,这还是人吗?

    “无妨无妨,半阙已是惊为天人。”翠山居士平复情绪,笑容深刻,“张泽禹,这首诗,可有名字?”

    “没有!”

    张泽禹保持高傲,委实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有保持孤高的姿态,才能让人不再追问。

    “莫急莫急,”翠山居士笑容反而扩大了,“这首诗是为我送行的,可对?”

    张泽禹点点头。

    “不如老夫替你想一个。”

    大国手江苏城和兵法大家蔡宇忽然明白他的用意了,心里恰了柠檬似的。

    “那就叫《青山亭送张梓如之边疆》如何?”堂堂大儒,眼里透着期待。

    “尚可!”张泽禹下意识的傲娇一句,继而察觉到自己态度缺乏恭敬,补充道:“全凭先生做主。”

    “无耻老贼。”

    “哼!”

    两位大儒更酸了。

    “这就是造化。”翠山居士朗声大笑,得意洋洋的朝两位还手作揖。

    诗词衰弱的如今,这首诗流传出去,定会引起儒林轰动,被天下学子传唱。

    翠山居士名声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关键是,他这番cao作,相当于把自己的名字和这首诗绑定了。

    倘若这首诗成为传世之作,翠山居士的名字也将流传千古。

    此等佳作,传世是极有可能的。

    在两位大儒看来,最不要脸的是,张泽禹以学生的身份赠诗师长,诗名中是不该出现名讳的,当以“字”或“号”来代称,只有同辈或好友才能把名写进诗中。

    可见这个此贼为了扬名已经不要脸皮了。

    读书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不,这是理想,不是梦想。

    千百年来,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只有一个:青史留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