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八一)水落石出 (第1/2页)
自古英雄出少年,做成大事是关键; 众里寻他千百度,青年校长浮水面。 对于张文学,可能很多铜锣乡里的人并不陌生,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讲,也就是只听到过这个名字,还有部分依稀记得张文学做过的一两件对老百姓或者老百姓的孩子有利的一两件事,至于他张文学本人是个什么样子,性格脾气如何,当然也就是大概一知半解或者压根不知道的情形了。一是没有渠道能够和张文学直接见面,二是知道了又如何,不知道又怎样,那就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了吧。 所以,即使在铜家湾乡,如果有人贸然提及张文学这个名字,人们都要搜肠刮肚一番才能具有对这个人一丁点的印象,更要绞尽脑汁想一想这才能够获得一点对这个人做过的事的些许了解。除非在小河村,张文学倒也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名人,只要有人谈起张文学,大大小小的村民和学生无不交口称赞张文学是个好领导,好校长,好书记和好村民,反正小河村的人都认为张文学这个人真是把好放到小推车上——忒好了,谈起张文学为孩子们,为乡亲们,为村里做的好事,那真是人人都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说这个人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的好老师,是人民好校长,那敬佩的语气很牛,那赞美的姿态很帅,那佩服的态度简直比起五体投地的诚恳都虔诚很多倍。 可是,张文学在县里的名气确实真不响亮。因此,县委办公室的领导们当然不知道个张文学是何许人也。但是,县里的领导们在内心也不敢小觑了这个高人,毕竟那个当上县人民代表的人来头都也不小,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代表特殊阶层的人的话,能够当上县代表的怎么也得是县里各局或者乡镇一二把手的角儿,而且这些人都是一层层选举出来的,都是权高位重而又德高望重的人,都是某一重要部门或区域的掌权人,也是雄踞一方的掌门人物。 所以,大家分头调查张文学情况的时候,那也是抱着毕恭毕敬的心态去走访和询问的。 那天,到教育局去访问的是陈主任。陈主任毕竟是为领导跑腿的小官,如果打电话询问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的话,虽然在形式上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那样会冒一点风险的,如果人家张文学在县里很有名气,已经是名闻遐迩的名人了,而陈主任自己却还对人家名人的情况一无所知,那就显得自己也太孤陋寡闻了。陈主任想,无知和浅薄也许不是什么大的错误,但是把自己藏在心底的那点见不得人的家底主动暴露出来那就太过愚蠢和无聊了,同时显得这个人无知还无趣,无能还不会来事。无论如何,陈主任也是在政府里面摸爬滚打了多年,多少也是了解一点官场规则的,也经历过不少类似情形,经验和教训告诉他,自己应该特别低调,如果不小心得罪了哪路神仙,自己的以后的小鞋是规避不了的,以后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所以,陈主任自己骑着自行车去的教育局。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姓张,是一个刚上任的主任,和陈主任也打过交道,也算是陈主任的熟人。两个主任见了面当然也要一阵子寒暄。 张主任看到陈主任,就立即堆满微笑,国字型肥都都的脸上堆满了微笑,眼睛不小,但因为高兴的原因眯成了一字型的原因,倒显得专注而且真诚,大声说: 真是稀客呀,是哪路神仙把县委陈大主任领到这儿来了?有事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还得大驾光临。这张主任边说边走上前去给陈主任握手。 陈主任也伸出手,和张主任握手,说: 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教育上有个震动朝野的议桉,是张文学代表提出来的,咱县委和县府知道张文学是教育上的干部,但是对于这个领导的情况不太了解,这不来调查一下了。 张文学?我也在教育局多年了,也没听说过这个干部呀?是不是弄错了? 开玩笑,怎么会错呢?你是当大主任的,眼里都是大官,不会不记得人家小官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