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测字天师_第五百九十一章 汉唐宋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一章 汉唐宋明 (第2/3页)

  徐阶大怒,他城府再深,也架不住萧风这样的讽刺,但萧风所说的又都是实话,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高拱咳嗽一声:“萧大人不必指桑骂槐,汉高祖若非当时忍辱负重,大汉又焉能有后面的北击匈奴?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一味好勇斗狠,弄得玉石俱焚,不过是莽夫之所为罢了。”

    萧风淡然道:“报仇也好,雪耻也罢,有汉一朝,和亲从未停止。强时还好,一处弱势,自然而然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女儿。

    因为老祖宗给开了头,后面子孙自然觉得,祖宗能干,我凭什么不能干?至于那些女子是死是活,与我何干?

    连皇帝的女儿都是随时可以送人的礼物,民间又能好到哪里去?你还敢问我为何汉朝女子地位不高?

    直到东汉之时,和亲才从被迫渐渐转为主动,可到了后期,就又故态复萌。

    相比之下,宋朝国力从未达到过汉朝的高度,可宋朝从未有过和亲之举,一直到崖山跳海,也没有过!

    宋朝的公主,你可以打败抢走,但不要指望皇帝和朝廷会双手捧着送给你!”

    众人默然,的确如此,要说和亲,宋朝应该是最有条件也最需要的。

    宋朝被诸多强敌围困,一直被群殴到死,却也没有和亲过,当真是又菜又倔强。

    高拱忽然道:“萧大人只顾着拿汉朝和宋朝对比,说明女子地位不高,是皇帝和朝廷软弱所致。

    但大人别忘了,大唐也一直在和亲,可你又说大唐的女子地位高,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萧风笑道:“我就知道你会提这件事。我问你,公主下嫁官宦或平民,能算和亲吗?”

    高拱冷笑道:“萧大人这就不讲理了。本官说的是和亲,不是下嫁。和亲是被迫而为之,公主备受屈辱。

    而公主下嫁,地位高贵,备受夫家尊崇,乃享正常婚姻之福,岂能与和亲相提并论?”

    萧风点点头:“所以公主嫁人是否算和亲,主要是看两点。一是是否被迫为之,二是是否受夫家尊崇,对吗?”

    高拱迅速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错误,当下点点头。萧风叹了口气。

    “大唐的和亲公主中,确实也有婚姻不幸的,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那时的和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亲。

    我说过,任何朝代,到了后期乱世,女子的地位都不会高。而在安史之乱以前的和亲,都符合公主下嫁的标准。

    一来都不是被迫为之,二来都受夫家尊崇。大唐与汉朝不同,它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人建立的王朝通常是很排外的,将少数民族视为蛮夷戎狄,大唐却能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自古帝王平定中夏,而不能服夷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这也是大唐自太宗起,几代皇帝都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原因。

    既然大唐皇帝是天可汗,那么周围的少数民族,就是他的臣民。将公主下嫁给自己的臣民,这不能算是和亲。

    何况安史之乱之前,所有赐亲的女子,都是各地少数民族上门求亲的。

    由此可见,大唐强盛时期的和亲,并非是被迫的,而是公平的政治联姻,外嫁女子并不低贱,公主就更是尊崇。”

    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大唐各民族平等共生,这些是史实,众人都无法否认。

    但高拱学富五车,自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败。

    “萧大人,你说的这些固然是史实,但你说大唐的和亲并非被迫,却又有何凭据呢?”

    “上门求亲的少数民族,他们依据大唐之礼,递交聘礼,递送求亲文书,希望得到大唐的准许,成为大唐的女婿。

    而且他们并不强横,甚至都不要求大唐一定要嫁公主,大唐赐亲女性的身份阶层,包罗万象。

    从皇室公主、亲王公主到宗室女子,连县主、功臣女儿都有。

    请问高大人,若大唐是被迫和亲,那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会接受一个不是公主的女子为妻吗?”

    高拱想了想:“也许蛮夷之辈不懂,被大唐欺骗了,所以才会接受这些女子冒充公主吧?”

    萧风笑道:“确实有这种可能。就像当年唐高祖李渊,送给了突厥可汗一个青楼女子和亲一样。

    但你要的证据还是有的。你学富五车,难道忘了文成公主是怎么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了吗?”

    萧风所说之事,不但高拱知道,读过史书的应该都能知道。

    当年吐谷浑部族首领承认唐朝为宗主国,主动提出和亲,臣服于唐王朝。唐太宗就把弘化公主嫁给了他。

    结果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发现吐谷浑当了唐朝女婿后,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得到了岳父的大力支持,顿时就眼热了。

    因此松赞干布派出使臣出使大唐,向唐请婚。但当时吐蕃并未向大唐称臣,他担心唐太宗不答应,就派了大军在边境示威,给大唐点压力。

    想不到唐太宗觉得松赞干布这是小流氓在逼婚,我女儿肚子里又没有你的孩子,你个精神小伙凭什么?所以直接就否决了。

    然后两边部队在松州打起来了。这一战的结果,双方都宣称是自己获胜了,但史书记载,吐蕃主动撤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