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仁道之剑 (第2/2页)
续叙说关于这把剑的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交战各方为了增强战斗力,纷纷选派国内的能工巧匠,研制克敌制胜的武器。 相传湛泸剑出炉之后,为越王所得,后传至越王勾践,因勾践战败,无奈之下把湛泸剑进贡给了吴王夫差。 然而吴王无道,湛泸剑竟自行离开,飞至当世名君楚王身边。 楚昭王卧于宫中,睡得迷迷糊糊的,忽然感觉枕畔有寒光,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他床边忽然出现一把宝剑,这光就是从这宝剑中发出来的。 他马上召相剑者风胡子入宫,把剑拿给他看。 风胡子看完剑之后大惊说:“君王何从得此剑?” 昭王说:“寡人卧觉,得之于枕畔,不知此剑何名?” 风胡子说:“此剑名叫‘湛卢',是吴中剑师欧冶子所铸,昔日越王铸名剑五口,吴王寿梦闻而求之,越王乃献其三,曰‘鱼肠',‘磐郢',‘湛卢'。 ‘鱼肠'以刺王僚,‘磐郢'以送亡女,惟‘湛卢'之剑在焉。臣闻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然人君行逆理之事,其剑即出。 此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绵远昌炽,今吴王弑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葬其女,吴人非怨,故‘湛卢'之剑,去无道而就有道也!” 昭王大悦,即佩于身,以为至宝,宣示国人,以为天瑞。 从此,湛卢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所谓仁者无敌,湛卢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师父,你的意思是这个宝剑会飞,会自己找到他的主人?”熊倜听着,脸上又出现了惊讶地神情。 逍遥子点了点头,又继续说:“而且还不只飞了一次。”
“什么?还不只飞了一次?”熊倜的嘴巴长得大大的,一时不敢相信这剑真的会飞。 逍遥子继续说:“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湛卢剑在屡易其主后,到晋代为名将周处(就是除三害的那位)所得。 周处在得到这剑之前与得到剑之后判若两人。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阳太守。周处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 周处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恶,便十分感慨,有改过砥砺自己的志向,对父老说:“现在时政和谐年成丰收,何苦不快乐呢?” 父老感叹道:“三个祸害未除,哪有什么快乐呢?” 周处说:“指的是什么?” 父老回答道:“南山有白额猛虎,长桥下有鳄鱼,加上你就是三害了。” 周处说:“像这样的祸患,我能除掉它们。” 父老说:“你如能除掉三害,那就是一郡的大庆,不只是除害而已。” 周处带着这把湛卢剑,便进入深山射死了猛兽,又跳到水中与鳄鱼搏斗,鳄鱼时沉时浮,游了几十里,而周处同它一道,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人们认为周处也死了,都彼此庆贺。 周处果真杀死了鳄鱼回来,听说乡里互相庆贺,才知道别人特别厌恶自己,便到吴国寻找陆机、陆云。 当时陆机不在,见到陆云,具以实情相告,说:“我想修养cao行而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 陆云说:“古代的人看重朝闻道晚上就改变过失,你前途还可以,应担心志向不立,何必忧虑美名不彰呢?” 于是周处便磨砺意志发奋好学,既有文才,又有讲仁义刚烈的志气,说话一定讲忠信,注意克制自己。 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在吴国出仕任东观左丞。孙皓末年,做无难都督。 “这剑还有如此神奇,能让一个坏人变好?”熊倜似乎不太相信这个故事。 “这剑在坏人手里,让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在好人手里,能让他的主人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逍遥子十分有底气地说:“这剑后来由周处的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岳飞拿着这剑,带着岳家军,把金兵赶出了关外,迎回了徽钦二宗。可是……” 逍遥子说到这脸上浮现出一丝的忧伤。 “可是什么?师父。”熊倜还是耐不住他那好问的性子。 “自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宝剑就失传了。湛卢有灵性,能识忠臣,良君。但是这把“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的湛卢宝剑却没有永驻人间。传说最后湛卢落进了当时造此剑的故乡中一个碧水深潭中。” “是吗?”熊倜听着又转头看向莫非说,“师叔,这剑你是怎么得到的啊。” 莫非又把目光看向逍遥子。“这个你要问你师父了。我是从你师父手中得到的。” “师父,那你是怎么得到的呢?是不是真的是在碧水深潭中得到的?”熊倜又继续问道。 逍遥子回想了一下,他当时是怎么得到这把剑的。叹息了一声说:“不说也罢,不说也罢。那么多年都过去了,我也记不清了。” “师父!”熊倜一看就知道逍遥子又有心事,“那你给我看看这把剑,我来丢进铸剑池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