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 无根之人  (第1/2页)
    “明明不会有特殊情况,非让你们做多,做杂了。”    赵婼看着赵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小姑,都怪我。”赵颖吐了吐舌头,模样煞是可爱,使得赵婼也生不起气来。    “吃吧,回家再论此事,并且今后,将家中生意多加照顾,多多学习,偌大的赵家,如今也快容不下我了。”    赵婼叹息,眉目间似有解不开的愁意。    “不会的小姑,你放心好了,有我在...”赵颖神色焦急,欲要安抚,却被赵婼打断。    “吃饭。”    一时无言,李霄坐在最里面的桌椅前,静静的听着这一切。    不多时,两人碗中都已干净,将碗筷收起,赵婼这才看向李霄,笑道:    “怎么样,好喝吗?合不合你的胃口?”    李霄知道,赵婼说的是那一桶茶叶。    “很好。”李霄点了点头,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那我们便回去了,下次我给你带些其他种类的茶叶。”    李霄本想拒绝,毕竟无功不受禄,但是赵婼却接着解释道:    “别误会,这都是新上的茶叶,种类繁多,我也不会品茗,就便宜你了,你选择几种,我好明白哪种好卖。”    “回去吧。”    最终,李霄点了点头。    两女离去,仅剩下李霄与胡白甫。    明明可以很快吃完,胡白甫却好似不舍,一直在慢慢品尝,碗中至今还有许多分量。    “不知李兄家住何方?”    半响,胡白甫抬起头来,望着李霄,那模样就像是深宫怨妇,看着自己情郎,让李霄浑身不得劲。    “就在此地。”    李霄指了指脚下。    胡白甫点了点头,叹息道:    “李兄好歹有个家啊,不像我,飘零半生,不过一无根之人。”    ...    李霄心中虽然有些同情,但是也很想说一句:难不成看错了,不是书生,是个太监?    毕竟无根嘛...    不过李霄也没有曲解意思,轻声道:    “是家,还是枷锁,还不一定。”    仅仅一个人的家,不过是房子罢了。    不知为何,李霄心中有感,不自觉的与胡白甫多聊了几句。    胡白甫看着汤圆与小笼包,不觉已清泪两行。    两种小吃,前者,关联着家与团圆,后者的内馅,似如遍布的江山,让他大受震动。    “自幼丧了双亲,后来变卖了家产,跨越了小半江山,见识了世间种种,总想搏出一番功名成就,如今却落魄如此。”    “李兄的菜品,让我尝到了家的感觉,让李兄见笑了。”    李霄却是摇摇头道:    “天下青山、何处不埋英雄冢,何处不为家?各有各的路程,都是行千里路罢了。”    世间,有人志在天下,有人以家为大,这两种,并无境界高低,但行在奔波路上,不论为了什么,都是伟大的。    “李兄说的有道理啊,是我着相了,可怜我脚下何止千里路程,早已麻木不堪,就连内心也都腐朽了。还不如日日待在铺子中的李兄你。”    胡白甫嘴角苦涩,有些找不清自身存在的意义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先生不仅读了万卷书,还走了万里路,比这世间九成之人都强了,李霄何德何能与先生比较?”    “李霄想要开个铺子,做个糊口的营生,便开了,每日也乐得自在。倒是先生你,目的何在?最初的想法何在?如果有,那你去做了吗?”    “无需悲天悯人,或许机缘已经不远了。”    李霄将赵婼送的茶叶,泡了两杯,递给胡白甫一杯。    胡白甫下意识的接过青瓷茶杯,眼神呆滞,还在想着李霄的话语。    不多时,胡白甫长出了一口气,望了望铺子外的日头,笑道:    “多谢李兄,既然如此,白甫明白了。”    “不过如今快到午时了,白甫还想多叨扰一会,等到午时,再吃过一顿便饭,白甫便走了。”    胡白甫一扫满面阴霾,如今容光焕发,一条道路已经在他心中开拓。    “先生自便。”    不知为何,李霄心中总有一种成就感,是他成全了胡白甫吗?或许有一定的功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汤圆与小笼包。    胡白甫拿出一本典籍,认真研读了起来,眼中精光炽盛,眼见如此,李霄也没有打扰。    搬过一条凳子,李霄坐在门口,再次练习起了刀工,品着茶叶,滋润非常。    不一会,午时就到了,还没等李霄收起凳子与西瓜刀,巷子口便出现了两道陌生的身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