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最后一根稻草 (第2/2页)
新闻发布会刚刚结束,野村证券的田渊节也就打电话给白川枫。 他只说了一句话,“海水的颜色变了。” 海水的颜色为什么要变了?因为海啸要来了。 对于岛国民众而言,这是人尽皆知的民间彦言。 大众本来就对今天的报纸头条感到震惊不已,结果现在东京地检特搜部公开表示将对这起事件调查。 那岂不是坐实了,报纸上说的那些银行丑闻是真的? 普通民众早就对银行观感极差,因为他们认为是银行抬高了地价。 现在这一系列的金融丑闻,又是因银行而起,于是民众愤怒了。 很多人举着旗帜到大藏省门口集会,要求大藏省对此给出解释。 大藏省次务官满头大汗的出来解释,政府正在展开调查,一定会给民众一个解释。 至于大家质问的高房价,大藏省也表示此前颁布的各种限制不动产的措施,下个月即将生效。 在明年一月份,土地税也将正式生效,一切都是为了把地价压下来。 大藏省的表态刚结束,然后霓虹的楼市,降了! 从85年开始,一直攀升了五年之久的霓虹地价,第一次迎来了市场下跌! 前有股市崩盘,后有大藏省各种政策对土地的限制,再加上现在银行业的大暴雷。 终于,一直像疯牛一般的霓虹地价开始了下跌。 仅仅一个上午,各大中介公司、地产公司都不动声色的还是挂牌卖出土地。 这时候不跑什么时候跑?没看报纸说的吗?有的银行都负债上万亿了。 而且下个月,土地交易新规即将生效。 新到手两年内的房子不得交易,否则有96%的超高交易税在等着他们。 不动产公司手里的土地不能交易,那还倒腾个什么劲? 每年2%~3%的土地税是什么概念?
按照市价现在大多数不动产公司手里的土地,价值高达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 这就意味着每年他们将要交的税,很可能会是上千亿日元的规模。 关键是这些土地中,很多他们还不能拿出去交易,因为交易要交96%的税。 只能捂在手里两年,然后才被允许进入市场。 两年之后的情况谁说的清?这两年几千亿日元的税,谁来买单? 不动产公司吗?指望不动产公司靠谱,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所以今天压倒楼市的“叶山事件”刚刚报道出来,不动产公司已经在行动了。 趁着法律未生效的这段时间,那还不赶紧跑? 市场是不可能被控制的,市场也是不理智的,同样市场也是盲从的。 有了一家在抛,那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雪球滚动之下,霓虹的地价不仅在降,而且还越来越快! 在九月之前,霓虹今年的地价相对于去年涨了56%。 然而短短一天,这个涨幅差距就缩小到了42%。 这就完了吗?不,雪崩才刚刚开始! 就像此前说的,银行以“土地本位制”进行贷款。 它的很大一部分资产,都在不动产公司抵押过来的土地上。 不仅如此,民间家庭的资产很多也和土地挂钩。 从86年到89年,霓虹依靠股市和楼市的暴涨,带来了1400多万亿日元的收益。 仅89年一年,霓虹家庭从土地上获得收益就高达260万亿日元。 正是因为这恐怖的利润,才使得全民投身了这个狂热的时代。 然而这些收益都在土地上,换句话说它们还没变现。 现在地价下跌,就意味着企业、不动产公司、普通个人资产都在缩水。 抵押给银行的土地价值在缩水,但贷款还存在啊。 当初银行可是按照土地市价,真真切切的掏出了自己的真金白银给地产和个人进行了放贷。 融资额一般为担保地价的70%,但是胆大的银行比如长银,它敢按照地价的120%放贷! 现在土地没以前值钱了,但是不动产和个人身上背负的银行贷款还在。 也就是说不管土地未来会跌成什么样子,这笔贷款是一分不能少的。 而当土地跌倒一定情况时,就可能会出现断供潮! 因为大家觉得自己土地已经不值这个价了,却还需要为高额的贷款买单。 这当然不行!再说了当初土地价格之所以这么高,说不定就是你们银行在搞鬼。 前有住友,后有富士,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断供一旦出现,那些不值钱土地就会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因为它放出的贷款是真金白银,收回来的土地却不值钱了。 不良资产超过一定程度,银行也会资不抵债。 资不抵债的终点是什么?破产! 银行破产?! 再想想现在银行承担的责任?! 它在为证券公司、股市、楼市进行托底呢! 连环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雪崩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目前局势还没坏到那种程度,无论是证券公司,还是大藏省都再考虑对策。 再说了土地价格虽然在降,但它比起去年还是高了一些。 很多不动产公司,甚至大藏省还在想着会面会涨回来呢。 毕竟没有谁可以预知市场,市场也捉摸不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