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起伏的心情 (第3/3页)
洪福,奴才这一路都顺,刚到苏州没两天,就听到了高书言落水溺亡的消息!”
邓安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宝钗关心什么,所以首先把此事讲明白了。 “你跑一趟也辛苦了,去库里领五千两银子,算是王府给你们的犒劳!” 虽然说让王府奴仆做事天经地义,可要让人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必要的赏赐是不能少的。 而这五千两的赏赐,着实已称得上丰厚。 “娘娘,奴才岂敢……” 没等邓安多言,宝钗便打断道:“不必多说,让你拿着就你就拿着,往后好好办差即可!” “谢娘娘厚赐!”虽然是在道谢,但邓安心里却很难受。 他是再也不愿做这些脏事了,毕竟做得多了就会成为污点,而污点终会有被抹掉的时候。 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邓安已走上不归路,就只能一直走到黑去。 或许我该学睿王府那般,物色王府外的人来听用,一则更能斩断与王府之关联,二则我本人也可抽身事外……邓安暗暗想到。 睿王府的外管事应俅和孙贺,虽然表面上是打理王府田庄铺面,可邓安很清楚这俩人就是干脏活儿的。 待其谢恩之后,眼看宝钗要离开,邓安又开口道:“娘娘,奴才听说前些日子,那贾家小子又冒犯了您,引得青阳王殿下将其痛打!” “你想说什么?”宝钗目光如炬。 邓安低下头答道:“奴才刚回京时,便遇着了这贾家小子,正领着几个小厮婢女,在南城外坊区赁住处!” “此人狂妄忤逆,要不要派人把他……” 只听宝钗答道:“这件事已经了了,没事你就下去吧!” “是!” 其实邓安知道,宝钗不会允许他出手,提起这件事单纯是为了表忠心。 这边襄王府上下忙碌着,另一头的集贤馆后堂内,朱景渊也在跟一众心腹议事。 最新的战报内容他们都已知道,众人都很默契的没提弹劾之事,此时正商议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这藩王领兵,着实不太妥当,得尽快促成柳总督赴任!” “正是如此,虽说十三爷仁孝,但其行终不合祖制,应该将其尽快召回才是!” “再过些时日,便是太上皇大寿,以此事召十三爷回京,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若他不会来,那可就是……不孝之罪了!” 聊到最后,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而全程朱景渊一句话都没说。 没说等于没参与,也可以说是对此事默认了。 虽然依旧认为朱景洪是莽夫浑人,但其如今掌握了兵权,就逼得朱景渊必须要对付他。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朱景渊对此是深以为然。 朱景渊在谋划,而东宫的支持者也不例外,其中区别在于太子不知情。 没错,东宫学士和其他臣属们,知道朱景源会是什么反应,所以不请示就直接把事情做了。 时间来到下午,在朱咸铭的御案上便多了许多奏本,便是东宫睿王两派人挤到一起了。 这些人都很聪明,都没有直接弹劾朱景洪擅掌兵权,而是从各个方向论述此事不合制度,希望皇帝能尽快派遣新任总督到任。 上百道奏疏送来,其中所言句句有理,确实动摇了朱咸铭的想法。 今天柳芳已经出发了,朱咸铭本来的意思是,让朱景洪给柳芳打下手,如今却不得不考虑把他召回来。 “唉……朝廷制度如此,也只能将其召回了!” 放下奏本,朱咸铭沉声说道:“来人,着翰林苑再拟一道旨,着老十三交接于柳芳后回京!” “是!” 放下奏本,朱咸铭叹了口气。 作为曾经的“大将军王”,他很清楚朝臣们担心什么,所以他也只能让大家安心。 老十三真会有异心吗?朱咸铭心中头一次冒出这问题。 这就叫屁股决定脑袋,做根本的利益考量,会把人推到应该待的位置。 但好在,朱景洪人设实在完美,跟朱咸铭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想到十几年前,自己处心积虑谋划,暗中拉拢文武朝臣,亲冒锋镝博取名望,最后行险一搏夺取大位…… 跟朱咸铭比起来,朱景洪简单得白纸一样。 想到这里,朱咸铭失笑摇头,暗道若老十三有异心,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当然了,虽然相信朱景洪的仁孝,但出于维护朝廷制度的考量,该把他叫回来还是得办。 处理完这些事,朱咸铭又继续看着奏报,各地尤其是金陵奏报很多,都需要他这皇帝实时掌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