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0章 薛蟠的惶恐 (第2/3页)
世袭,所以其与外界基本没有交流。 那么当今天下,是否认为朱景洪能打胜仗?答案是毋庸置疑,毕竟他在西北打得实在太顺了。 “叩见王爷!” 看着眼前参拜的三人,朱景洪面带疑惑,问道:“你们三位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禀王爷,臣等奉旨意遣人前来护卫!” “奉旨?”朱景洪更是疑惑。 梁文答道:“主上有旨,说襄王府孤立于城外,为防您与公主殿下有失,故命臣等派兵护卫!” “肃陵卫,高陵卫,裕陵卫,各遣三百军士前来,如今已到了别院前方!” 陵卫部队虽便知齐全,但仍实行太祖所定屯垦之制,每卫五千余军户仅有战兵千余人。 如今每卫出三百军士,已算得上是大规模调动。 老头子这般关心于我,是揍了我之后再给个甜枣?朱景洪如是想到。 下一刻,只见梁文拿出一张公函,递到了朱景洪面前:“王爷,这是御马监的调令!” 御马监之所以与东厂并重,突出于内廷其他机构,就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军事秘书机构。 上直亲军二十二卫,包括陵卫部队都由他们负责提调,是非常关键的位置,极受皇帝本人信任。 看了公文确认无误后,朱景洪只让这些人退下,而后就返回了书房里。 他要亲上一道奏疏,推辞这些调来的陵卫部队。 正常来说,即便奏疏下午送到通政司,最快皇帝也得第二天看见。 但朱景洪不同,他的奏疏直接递到了司礼监,并以最快速度送到了皇帝案头。 今天下午,皇帝基本无事,但他也没闲下来。 在乾清宫偏殿设置的沙盘内,他看着西北局势出神。 事实上,沙盘上他有时间就会来看,对西北局势他已是了如指掌。 这正因为了解透彻,他才明白如今西北局势有多严峻。 本以为击败准噶尔主力,威压这些叛臣轻而易举,他哪知道罗刹国会深度介入,如今大军已开进了准噶尔境内。 和朱景洪考虑的情况不同,此时朱咸铭已在反复权衡,西北到底要不要再打下去。 为了准噶尔那不毛之地,与罗刹国开战是否值得…… 皇帝考虑大事,任何人都不敢搅扰,唯有程英是例外。 拿着司礼监转呈的折子,程英出现在了偏殿之外。 进入殿内,程英参拜后禀告道:“陛下,十三爷有本陈奏!” 听到这话,朱咸铭没有动作,而是示意放到一旁桌上。 程英随即依言而行,放好章奏便退了下去。 又过了好一会儿,朱咸铭方叹了口气,暗道自己果真是老了,居然会摇摆不定难下决断。 顾忌唇亡齿寒的道理,此时他觉得应该打,但他却难以保证明天也这样想…… 简单来说,他还是没有真正下定决心。 “还是怪钱粮不足,否则我又岂会犹豫!” 所谓的钱粮不足是伪命题,因为就他自行掌管的内帑中,就有超过一千三百万的银子。 今年以来,在准噶尔连番大战下来,军饷、军械、粮草、赏赐外加抚恤,国库已花出了将近七百万两银子。 仅以国库的存银,战争再打两三年都无问题,问题在于打仗本身的收益确实太低。 即便打败了罗刹国,即便收复了准噶尔,又能怎么样呢? 此刻朱咸铭又在问自己,显示出他的内心依旧摇摆不定。 来到桌边,拿起朱景洪的章奏,朱咸铭仔细看了起来。 行文内容言简意赅,朱咸铭直接提笔批道:“奉旨行事即可!” 调陵卫协助护卫,朱咸铭没有任何深意,只是单纯出于对儿女的爱护。 写完了这句,朱咸铭正打算放笔时,又接着补了一句:“务必看好汝妹,如有差池,必当严惩!” 批完这道章奏后,朱咸铭便让人送回去。 在入夜之前,朱景洪便收到了回复,如此他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于是乎,别院周围增设了近千陵卫,加上王府随行的四百名侍卫,将此间保护得如铁桶一般。 时间来到第二天,贾家人还是离开了别院,但探春已和朱云笙说上话,受到了后者的看重。 转眼便是一个多月过去,时间来到了正统十二年腊月。 在这段时间里,朱景洪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其一是宝钗有了身孕,其二是主动请缨的孙绍祖,配合安西行都司击败了扎萨克联军,奠定了收复这西北三国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