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5章 兄弟 (第2/3页)
想法,只是还在商讨!” “联姻的事就别去推了,你回去之后……把你府上那些庸才都骂一顿,他们这些人简直是乱来!” “多谢父皇提点!”朱景源郑重行礼。 东宫属官有二十多人,但被太子召见的仅有徐新安几人,毕竟这丢脸的事说给太多人听也不好。 “诸位可知道,今日父皇为何召见?” 几名官员面面相觑,便听徐新安说道:“还请殿下明示!” “陛下得知,我欲让贾林两家联姻,痛斥我不守朝廷规矩,诸位可把我害惨了!” 即使是想骂人,但朱景源这样的厚道人,最多也只能说到如此程度。 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陛下会反应这么大,为没有发生的事如此动怒。 他们确实感到奇怪,按理说文武联姻虽不合规矩,但这种事不上秤没四两重,如今事情还未发生朝堂攻讦未起,根本没必要把太子叫去痛骂。 到了这个时候,这帮东宫学士还能想到这些,可见他们确实是合格的政治生物。 规矩,律法,礼仪,制度……于他们而言,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 “诸位,往后这些事……还是要谨守制度,本分行事才好!” 太子提点的这番话,在场众人皆恭敬聆听,这让他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 “是!” 待众人回应后,朱景源没有让他们离开,而是盘算着自己心里的计划。 “诸位……贾林联姻既不可行,我倒有另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是他回府途中胡思乱想得来。 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朱景源很少提出做法,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学士们商讨,他来做最终的决定。 联姻搞不成了,如何制衡睿王成了头等大事,此刻官员们都在思索对策,其实没心思听太子说废话。 只不过太子终究是他们主君,即使心感焦急这些人也得忍着。 “臣等聆听殿下训示!” “今日我得知,襄王对林家女有意!” 斟酌着语句,朱景源缓缓说道:“诸位此前说过……可使襄王助我制衡睿王,然襄王纳林家女不合规矩,我等或可助其达成所愿!” 这些情况,也是在刚才与皇后交谈中得知,然后朱景源才有了这大胆的想法。 这想法确实很大胆,文武联姻不合规矩,皇室纳进士女就更不合规矩了。 在皇帝不干涉的情况下,文武联姻之事虽不合规矩,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舆论优势,压下睿王一系的反对声音。 但眼下皇帝明确反对,导致联姻这件事搞不成了,东宫又弄出更不合规矩的事,这样做岂不是故意跟皇帝对着干。 见太子满是希冀等待回应,学士们一个心里很难受,暗道太子考虑事情未免太过天真。 可这是他们教出的太子,带不动也得硬着头皮带。 见无人站出来表示表态,朱景源觉得非常尴尬,于是又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殿下,此计……恐不太妥!”徐新安小心组织语言。 “襄王纳林家女为妃,比之贾林联姻不合规矩,如今陛下已然震怒,臣等若再提起此事,只怕……” 徐新安分析了利害关系,这些朱景源路上也想过,对此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此番十三弟去金陵,若完成陛下交付之重任,立有大功要纳林家女入府,想来陛下不会太反对此事!” “即使朝堂上有异议,咱们也可以帮他说话,把那些妄议的声音压下去!” 太子是有样学样,这以势压人的手段,如今算是上手了。 同时他还画得一手好饼,要让朱景洪办完了皇差,完成了制衡老六的条件后,东宫再协助他达成所愿。 几名官员考量之后,其中一人说道:“如此……倒也不是不行!” 说这话的祖籍便在浙江,家里亲朋故旧许多牵涉到走私,所以他在现场几人中表态最快。 其余几人也都陆续点头,所以朱景源的目光看向了徐新安。 “徐卿……怎么看?” “殿下,此计虽是可行,然则风险极大,尤其陛下圣意难测……” “到时若咱们办不成事,引得襄王忌恨,只怕……得不偿失!” 徐新安考虑得非常到位,因为即使有他们相助压制了舆论,也不能保证皇帝不亲自反对,事情不成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到时我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