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4章 他们竟如此欺我 (第2/3页)
br> 陈泰民被侍卫拿下来了,他想要开口却被捂住了嘴,挣扎之间乌纱帽被打落,最后是被人给拖出去的。 “违逆君父,诽谤国政……你所犯纲常罪,罪无可恕!” 除了在场将领们,现场九成以上的文官,此刻都跪在了地上大声劝谏。 既然已下定了决心,那就要不遗余力走下去,铲除朝中反对派便为第一要务。 在这些势力之中,相对来说朝鲜要富一些,所以他们负担得最重。 “殿下……匡正君父过失,乃是微臣者的本分,昔年唐太宗有言……” “你们以为,孤是孤身作战?” “他是危言耸听,是藐视君上,是祸乱朝纲……难道你们要跟他一起犯蠢?” 领议政陈泰民都被抓了,结合刚才李烁的组合拳,朝臣们最终是被镇住了。 还没到最坏的情况,现在出头必会碰得头破血流,何不走一步看一步? 众人想法类似,于是现场安静了下来,从表面上来看事情平息了。 但是,李烁的那套说辞只能骗一般人,在场多的是精明睿智之人,他们可不会轻易被忽悠住。 如何如何阳奉阴违,如何给朝廷天兵当带路党……已经被某些人提上了日程。 朝会散去,诏命得以颁布,首先便在汉城内传开。 这样正式诏命颁布,很快在街头引起了sao动,各处告示牌处都聚满了人。 汉城东北角一处布告处,围聚了有上百人来观看,只是多数普通人都不认字,现场只能由几名书生来念。 比较搞笑的是,颁布训民正音的文字,依然使用的是汉字。 多数人不在乎什么训明正音,只对对诏书最后提到了的免税感兴趣,得知此税免除现场爆发了欢呼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安东军需税占到了正税的六成,这样重的负担免除当然值得高兴。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因为安东军需税的存在,朝鲜王室便被拿走了六成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也难怪要反抗大明。 “爹……大王免除安东军需税,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人群中有一麻衣青年十分高兴。 “少缴这些银钱,弟弟meimei过节就能多吃几次rou了,娘也能少给人洗衣服做针线了……” 在这青年身旁,一和面带沟壑的老者点了点头,然后本能问道:“只是这税免了,差的银子谁给补上呢!” “补上?”青年面带疑惑。 “是啊……这税是交给大明朝养兵的,咱们不交税人家吃什么?” 青年想不通这些,当即答道:“管他那么多,只要对咱们是好事就行!” 这人话音才落,就听有读书人愤愤不平道:“如此改制,以下犯上,将惹大祸,将惹大祸啊!” 现场几个书生急得跳脚,看在一众百姓眼中只觉得好笑,遂有好事之徒询问如何将惹大祸。 在朝鲜贵族才能读书考科举,他们视普通百姓为贱民,又岂会跟这些人随便搭话。 在众人瞩目之下,这几人直接跑走了,他们要去找同学商议此事,要向家中长辈请教心中之疑惑。 “俊大,我们回家去吧……娘还等着吃药呢!” “爹……咱们走吧!”叫俊大的青年笑着说道。 和他们父子一样,现场的大多数普通人,此时都心情舒畅的离开了。 刺探外国消息是由南镇抚司负责,颁布训民正音这一消息,被这些密探以最快速度传回了大明。 南千户所的消息渠道,是直接往京城送去,而不会拐个弯特意送到金州。 但好在,北镇抚司的陈云泰回国前,特意在朝鲜留了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消息则是直传金州。 且说金州这边,朝廷在九月初一举行大朝会,除了褒奖朱景洪处置得力,还派了钦差赶赴朝鲜。 钦差的目的,一是要申饬朝鲜的逾矩之行,二是要褒奖朝鲜迷途知返。 这两个目的之中,重点当然是后者。 大朝会是九月初一,然而钦差在此之前就出发了,快马之下于九月中旬到了辽东。 九月十三,钦差特意绕道来了金州,这是皇帝要求要过来一趟,把在襄王府宣读过的旨意给朱景洪念一遍。 除此之外,燕辽诸文武官员也得到了褒奖,升阶受赏现场可谓其乐融融。 “殿下,陛下对你……可真是赞誉有加,如今朝中多数都在说,您是大明朝的砥柱!” 为表明朝廷重视,宣旨钦差是兵部侍郎高志文,此人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