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出发,别列兹尼基!  (第1/2页)
    听完亚丽科夫这话,赵卓恍然间有些迷失了自己的身份定位。    毕竟,在亚丽科夫的口中,赵卓就像是举着生活物资飞驰往别列兹尼基的救世主一样。    可他好像…是来做生意的吧?    想了想,赵卓又有些明白了亚丽科夫的想法。    作为一个饱受苦难的国家的人民,苏联人与生俱来的有一种崇尚苦难的民族情绪。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苏联已经摇摇欲坠,国内市场如此混乱,但大多数苏联人却依旧能够坚持生活下去了。    想到这里,赵卓不禁对苏联这个国家的人民抱有一份尊重和一份可惜。    尊重的,是他们面对苦难的乐观与豁达。    可惜的,是他们国家因为种种原因,沦落到了现在的局面。    对比之下,赵卓作为一个华夏人,更加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    同样都是从战争年代走开,华夏用了短短三四十年这一代人的时间,一代人流了三代人的血,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最终让国家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一番感慨之余,赵卓并没有忘了自己的任务。    吃完饭,亚丽科夫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宾馆。    休息一晚,第二天,二人将直奔别列兹尼基。    ……    第二天一早,二人来到了莫斯科机场。    买完飞往别列兹尼基的机票之后,看着机票上的数额,饶是赵卓都不禁有些rou疼。    这在苏联国内飞一趟的钱,都够赵卓从京城直飞莫斯科五次了!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亚丽科夫说的油费死贵的问题。    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飞行,二人终于来到了别列兹尼基!    趁着飞机还没降落,赵卓自上而下仔细观察这座听闻已久的城市。    首先最能够引起注意的,便是城市周围无数大大小小的黑点——这是采矿之后形成的矿坑。    紧接着,便是城里高耸入云的一个又一个烟囱——这是曾经工业辉煌的印迹,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一个烟囱还在冒烟了。    “达拉汽车厂在哪儿?”    赵卓问道。    亚丽科夫趴到窗边,仔细的观察一番,然后指着地下的一处说道:    “估计就是那里了。”    赵卓顺着亚丽科夫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小型的城镇就分布在距离别列兹尼基二十公里左右的平原上。    达拉镇明显围绕着中心一个方形的建筑群建造而成。而最中心的这个建筑群,自然就是达拉汽车厂了。    等到赵卓心中有了大概的了解,飞机也缓缓降落了。    出了机场,二人按照和肖洛霍夫的约定,来到了指定位置。    很快,一个司机模样的人走了过来。    “你们好,请问二位是赵先生和亚丽科夫先生吗?”    司机礼貌的用俄语问道。    亚丽科夫和赵卓点了点头,司机便带着二人上了车。    亚丽科夫见只有司机一个人,不禁皱了皱眉头问道。    “我说,你们副厂长怎么没来?”    司机闻言问道:    “你问的是肖洛霍夫先生吗?”    亚丽科夫点点头:    “没错。”    司机回答道:    “肖洛霍夫先生本来要亲自前来迎接你们,但是考虑到其他几个客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