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一四:九天罡风八爪怪 (第1/3页)
…… 二十名考核人员,“嗖嗖嗖”的各展神通,跳上悬浮在高空中的星槎上。 这艘形似长鲸的星槎名为鲲鹏星槎,是鲲鹏城订制版。 足有百多米长,只是人级星槎。 从两侧伸展开两道巨大的双翼,犹如排天之云。 看似是机翼,实则是巽风帆。 一道道符文阵列光华在双翼上闪过,豁然是一片片类似鱼鳞的甲片,覆盖了整个双翼。 甲片栉次邻比的随风抖动,仿佛真就是一双巨大鹏鸟双翼的羽毛,吸纳巽风之力的同时,也能持续为星槎增速保驾护航。 在星槎飞上高空之后,一缕金光从地平线上刺破亿万丈虚空,大地在脚下不断变小,当真美不胜收。 一道半透明护盾笼罩住了甲板。 鲲鹏长尾一甩,沐浴着霞光飞射出去。 速度越来越快,继而耳中勐的一声爆鸣,突破音障了。 李随安感觉自己有些微的耳鸣症状。 只需身体气血稍稍一荡,就抵消了这种障碍。 星槎双翼破开厚重的天地大气,在长鲸尾部腾起大量白雾,形成一圈巨大的音爆云。 继而尾翼光芒一闪,李随安看到了阵法符文的光华,他认出了其中一个关键的基础符文,那是消音用的,常用于基础隔音阵。 然后便见尾翼的音爆云立即以rou眼可见的速度消减下去。 “竟然仅靠一道消音阵法,就抵消了大部分音爆云的障碍?!” “这是什么原理?” 李随安叹为观止,不由对阵道之学更加感兴趣起来。 地球人类有科学,山海界人类有玄学。 本质上都是对天地规则的探索。 就是不知,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到底还有多少共通之处? 不过基本的物理知识,在这里应该还是通用的。 李随安走到甲板边缘,俯瞰大地,精神探出,快速对比大地的距离和时间流速,测算鲲鹏星槎此时的速度,300m\/s,600m\/s,900m\/s。 他不知道此界的马赫数是多少,毕竟没有精确测算过 此时的飞行阻力已经十分强大了,可以明显看到双翼上甲片发生了剧烈颤振。 依照方才音障出现的速度计算,300m\/s,大概就是这个高度和此时大气压力下的马赫速度了。 以此为标准。 那么此时的速度就已经超过歼二零的最大飞行速度了。 即2.5马赫,每秒钟最快能够飞行850米,相当于每小时能够飞行3060千米。 李随安曾经测试过自己的奔跑速度,纯粹以《随风瞬步》身法在大地上奔行。 最快可逼近50米\/秒,相当于180公里的时速了。 那时的压力已经极其庞大了,几乎是顶着15级台风在狂奔,对rou体的压力也极其强大。要知道,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也就是50m\/s左右。 而星槎一旦到了这种速度,已经是在超音速飞行了。 接下来,哪怕只是再提升一米每秒的飞行速度,就都需要极其庞大的动力输出。 他立刻看向双翼。 果不其然。 一道道蓝光在双翼上闪耀起来。 那分明是在施加更庞大的动力。 3马赫,4马赫了,终于稳定了下来。 介于1马赫至5马赫的速度称为超音速;高于5马赫的速度称为超高音速。 星槎最终也能没有突破超高音速飞行。 李随安伸出一根手指,沾了些口水竖在空中,明显感觉到温度有所上升。 走到边缘,好奇伸手触碰护盾。 “波~” 一道光晕从手指接触的一点,朝四周扩散开来。 他没想到竟然发出如此剧烈的声音回响。 而在甲板上安心打坐的众人,都齐齐将目光转向他。 “你在做什么?” 千户使陈宫的声音突然在他背后响起。 李随安吓一跳,刚才竟没察觉到有人靠近。 一回头,正好与陈宫肩膀上的血眸乌鸦对上眼。 这只乌鸦还人性化的歪了一下头,上下打量着李随安。 他顿时心头一凛,躬身道:“回大人,我只是想测试一下星槎突破极限音速时的温度变化。” 陈宫的声音听不出喜恶道:“那你可曾测出来?” 李随安微微沉默两息,还是说道:“……稍微有些收获。” “哦,说说看。反正路途还远,本官不介意听一听。” 李随安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方才星槎的速度在突破音速时,出现音障。在接近两倍半音速时,这里的温度就明显有所上升。巽风帆反应剧烈,符文阵列的能量输出也在持续加大。之后速度每突破一层,温度都在持续上升。哪怕是有护罩保护,依然能清晰感受到……” “你刚才说了音速?音障?” 陈宫忽然打断了他,提了个问题。 李随安扫了一眼甲板上一众男女,连那些护卫的提灯使、守夜人,也都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无奈,只得再将声音的速度稍微解释了一下。 “声音的本质也只是一种在介质中传播的波纹,在水中,空中,大地中传播的速度都不相同。不同的介质、温度、压力状态下,都对传播速度有影响。通常表现是: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