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捷报入京 (第1/2页)
大明天启三年冬天,大太监魏忠贤开始兼领东厂事务,准备发力向东林党开炮,走出自己权倾朝野,祸害天下的第一步。 初晨,冬日的紫禁城覆满了皑皑白雪,东升的太阳把初晨的光亮洒进了千宫万殿。一群群的太监和宫女又步入了新的一天,尽责的大汉将军们则打起精神,扮起了门神。 司礼监,一名头戴圆帽,身穿直身内侍装,脚蹬皂靴的东厂千户步履匆匆赶着路。走到一间小宫殿门口后,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本交给门口的刘太监并口耳相传几句后又匆匆离开。看的门口的几名伺候太监甚是奇怪,这不是东厂理刑官孙云鹤吗?为何走的如此匆忙。 “厂公,大喜呀!威海卫指挥使刘贵快马传来消息,新任威海卫左所千户庞帅率领麾下士卒尽歼袭城倭寇,斩杀一千三百一十三真倭,六百三十伪倭。俘获大小船只四十一艘,缴获粮食武器及财货无数。首级皆当场验明真伪,东厂的孙千户也上奏说,威海卫锦衣卫与东厂当地的坐探与暗桩都证实此事是真的。稍后具体战报会由威海卫报捷骑士沿途跑马报捷而至京城,明日,首级和缴获会被押送到京城。庞千户还对外称,这次胜利皆是陛下和您会识人用人的结果,如果没有陛下和您的支持,也不会有此大胜!”刘太监满面欣喜的对着正在用早膳的魏忠贤说道。 “庞帅?就是去年那个你刚认得远方亲戚吧!不错,刚晋升千户不到一年,就给了咱家这么大的惊喜,咱家很看好他。告诉他,咱家记住他了,既然都是自己人,他的功劳跑不了。对了,你告诉他,去年他进献给皇上的那面大宝镜。皇上很喜欢,他有心了。走,跟咱家一起去报喜去,快过年了,让陛下也乐呵乐呵。”说完话,魏忠贤拿起奏本招呼着刘太监直奔皇上所在的乾清宫而去。 乾清宫某殿,天启皇帝正蹲在一件尚未完工的木质工艺品面前,眉头紧皱,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此时的天启帝才只有十九岁,稍显成熟的脸上还是带着一丝稚嫩。因为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及储君教育,自己也不喜欢朱常洛这个儿子,明光宗又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因此,十六岁的朱由校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君王之道更是涉猎极浅,所以,天启平时不怎么喜欢处理朝政。但是他却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是个好木匠。 “陛下,陛下。大喜呀!山东威海卫大胜来犯倭寇,尽斩来犯之两千余倭寇,缴获钱粮无数。真是大喜呀,皇上!”在外人面前尽显秉笔太监威风的魏忠贤此时却胁肩谄笑做出一番讨好的姿态。 “哦?此事当真,可确定无误。如当真如此,这可是朕自登基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啊!”刚才蹲在地上还一脸纠结的天启帝就像腿上安了弹簧一样,蹭的一下就站起来。往前紧走两步一把抓过魏忠贤手里的奏本,仔细的看了起来。 “好,好啊!自朕登基以来,先是沈阳陷落,接着是浑河大败,辽阳也没了。接连的损兵折将,害的朕的朝廷脸面一损再损。关于与后金的战事,朝堂上天天你说我论的,到现在也没有个具体章程。今个,是朕登基的第三个年头了。快过年了,有这么个大喜事衬底,今年朕也能过个舒心年啊!朕,甚喜,甚喜至极啊!” “陛下,都怪奴婢愚笨,不能替陛下分忧。奴婢,实在是,实在。。。。” “好了,大伴。朕只是发发牢sao,等明日,若首级勘验无误。具体赏赐你来替朕cao办,要丰厚一些。现在朝廷能多出一员战将,朕的江山才能稳固,靠那些个只会磨嘴皮子的文官打仗,黄花菜都凉了。来人,摆驾坤宁宫,朕要把这好消息告诉朕的皇后,一起乐呵乐呵。”说完,天启一脸笑呵呵的迈步向殿外走去。 已接近年关,冬日的京城永定门外,却显得依然格外热闹。 “李头,今年饷银能下发几成?这就快过年了,怎么说家里也得添几件新衣裳不是。” “就是,这都快过年了。李头,你给透个底。” “就是,就是,跟大家伙说说嘛。”几名守门的兵丁七嘴八舌的向顶头上司老李头打探着饷银情况。 “都嚷嚷个什么,要是让总旗看见了,小心他再给你们多扣点!都给老子精神点,这几天出入城门的贵人挺多的,要是出现点纰漏,你们就等着倒贴钱吧。”一身老旧小旗服饰的李姓小旗呵斥道。 “李头,总旗大人这时候恐怕是在翠云楼喝花酒呢,今天恐怕是回不来喽!你就给大家伙透透底。” “嘿,吴二蛋,你个新丁蛋子,我看你就是欠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