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章 中秋庙会 (第1/2页)
夜已经很深了,楚天阔心绪不宁很久了,楚荒出了事,他也知道了,所以他最近都尽量不处理任何事情,甚至很少和别人交流。以免出错,以免被人看出来他的心绪不宁。 可他没想到,这个时候他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他在外面忙了一天回来,一进门,就看到自己的房间里等着三个人。见到这三个人的一瞬间,楚天阔的心就乱了。他从脖子上取下围巾,在手上团了团,揉搓着,不知所措。 看着眼前几个人,他感觉这辈子第一次有了一些犹豫。这几个人,是他最不想见的人——他亲生父亲派来的人。 楚荒不是他亲生父亲,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楚荒太年轻了,要是有楚天阔这么大的儿子,那估计十八岁就生儿子了。 可很少有人知道,楚天阔的亲生父亲,不是什么好人,甚至可以说,他生父是大jianian大恶之人。 卖国贼——金胜薛。 来的人只有三个,楚天阔感觉的出来,真打起来,他和这三个人半斤八两,但是三人加起来他是赢不了的。 这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女人,女人说不上漂亮,但是很是精悍干练。另外两个,一个是个中年男人,另一个是个身材很高大的男人。三个人都是大易人的长相,很明显,应该是卖国贼金胜薛的手下,而且是还没叛国时就跟着他的手下。 甚至其中那个中年男人,楚天阔隐隐还有印象,好像姓李。这是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中年男人,就像是街边最普通的男人,最普通的父亲,最普通的丈夫。 “少爷,您还认识我吗?”中年男人开口问道。 楚天阔笑了笑,问道:“李叔吗?” 中年男人笑得有些欣喜:“少爷,你果然还记得我啊。大人,让我们来接少爷你回家。这么多年,大人一直很惦念少爷你。” “惦念我?”楚天阔冷冷说道,“十几年了,他还能想起我,不容易啊。” “该走了?”楚天阔问道。 男人笑了笑:“现在楚荒重伤,没什么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我们怎么走?水路陆路,我要准备什么?” “走天上,您什么都不用准备。只是几个小时,我们就能到圣罗。” 楚天阔随即便把手中的围巾往床上一扔,转身就往外走。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让少爷等急了。”看来少爷这些年认贼作父,忍辱负重,过得实属不易。 楚天阔转身瞪了中年男人一眼:“你的废话真多,到底走不走?” 三个人也是一阵意外,他们没想到,楚天阔会这么轻易就跟他们走,本来他们以为,怎么着也要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苦劝。甚至是可能需要动粗,强行把人带走。可他们没想到,楚天阔居然比他们还要着急,似乎早就已经急着要再次见到金胜薛一般。 现在的楚天阔比任何时候都着急,也都慌乱。他设想过这一天来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可是真的到这一天到来,他却还是心乱如麻。 他没想到,事到临头,他会这么急。 他急着走,他急着去见那个所谓的生父,他急着去做一件他想了十几年的事。 他急着——去杀人! 殇山的气候说不上好,可是胜在干燥,尤其是秋天的这个时候,晴空万里,要想看到一轮圆月是很容易的。 寺庙出自佛门,佛门其实最早是东陆这块的一个修行流派,弑神战争时期,这个流派就已经出现,而且涌现出了不少英雄人物,甚至在他们的手中也陨落过神明。后来这个流派发展出很多不同的分支,有些擅长精神力,有些打熬rou体,还有比较罕见的苦行僧一派。 小和尚洪九就是苦行僧这一派的。 而开国名将冥府僧是修行rou体那一脉的。 中原佛门以戒律森严著称,讲究断红尘,心无杂念,灵台空明。这个流派的修行者一般管自己叫和尚,管自己建立的门派或者修行的场所叫做寺庙。 其实论修行一道,佛门的法门其实早就融进了中原其他的修行法门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早就没什么区别了。但是佛门的思想和寺庙这个特殊的场所却留存了下来,甚至发扬光大,遍地开花。 时间久了,佛门的思想和信仰便流传民间,传播颇广,大大小小的寺庙也便数不胜数。 感业寺名字很大众,大易街头巷尾的小庙都喜欢叫这个名字。 平常的感业寺不起眼的很,萧雨歇这两年几乎都没关注过,甚至他还未殇山城宗教实力不繁盛暗自庆幸过。 但是今年,感业寺却是想火一把,居然破天荒的想搞一次庙会。听说还是中秋前后,接连三天。 白天的时候,是庙会一般会有集市,四面八方的人会赶过来,接寺庙的地方摆摊买货卖货。 现在殇山城商业越来越发达,就是一个跨过货物贸易的中转站。常设的集市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可是碍于路程,周边山中的升斗小民不可能天天来,有些山货也不是每天都有的,要看时节,所以他们一般还是更喜欢这种每年几次的庙会。 至于常设的大集市,大部分都是来自异国他乡,很远地方的货物,都是一些大商团贩卖本地不产的东西,像是艾斯贝尔的皮草、西陆的红酒、大易内地的工业品等等。 对于周边的山民来说,显然这样的庙会赶集才会有更多他们需要的,而且实惠的东西。毕竟大部分东西,山里其实用不上,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让周围的山里也慢慢发展起来,百姓的生活真正富裕起来,山民的生活才会彻底的改变。 这样的庙会往往更贴近山里的地气,朴实无华,可是热闹是真的热闹,山民们愿意扯开嗓子喊,卖力的吆喝,更愿意豪爽地在这里交着朋友,寻找着志同道合的伙伴。 感业寺是一座小庙,没多少地方,门口却是有一块空地,拥挤一点,也能摆出上百个摊子。 其中,骡马牛羊、粟米尺布、竹筐板凳应有尽有。 这场庙会,萧雨歇他们最终还是来了。 萧雨歇脑子里关于赶集的最后一次记忆,还是五岁的时候,记不清了,唯一记得的就是得到了一个青苹果的糖葫芦,红色晶莹剔透的糖浆裹着拳头大小的青苹果。 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