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当为天北斗_第41章:扬州谋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扬州谋划 (第2/2页)

儒雅洒脱。

    “公瑾所指,莫非是袁术那逆贼?”孙策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满脸的不以为意,“若如此,公瑾可是杞人忧天了!漫说那袁术不敢来我扬州,就算他敢来,凭你我兄弟的本事,捏死他也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更何况,不是已经有个叫姜维的后生去平叛了吗?听说他最近还一把火烧了袁术屯在新蔡的粮草,呵呵,没了粮食,那叛军还能坚持几天?要我看啊,估计用不了多久,袁术就得被抓去洛阳挨宰了!”

    “伯符,我要说得不是这个,”周瑜苦笑着摇了摇头,“但你也不该这般轻敌。袁术此人可不简单啊,有能力搅动一方风云的,又岂是无能之辈?更何况,现如今他粮草被焚,渐入绝境,我如果是他,必会选择孤注一掷!倾尽全力来争夺扬州之地!”

    “兄长啊,倘若袁术果真来袭,以咱们现在的力量,还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我给你算算,现在扬州兵马不过五万多人,再去掉一些地方上不可轻动的守备军和预备役,满打满算,咱们也只能调动两万人左右。即使兄长武艺超群,可你一个人,也是无法抗衡整支大军的。愚弟认为,此事还得多加重视!”

    孙策也有些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太平年岁,精锐军卒尽归于朝廷,地方不多置刀兵。一州之地的军队上限也就在五万,这还是自董卓之乱后,朝廷重新制定的标准,换在更早以前,连这个数都不一定有。而以这点可怜的兵力去和袁术麾下的大军硬碰硬,确实有些悬。

    更要命的是,扬州实在是太大了,除去袁术所占的九江、庐江二郡,剩下的丹阳、吴郡、豫章以及会稽四郡,港口、要地极多,每个地方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军队把守;除此以外,还有山越之民时不时的出来兴风作浪。孙策身为扬州牧,总不能只顾着袁术这一头、从而忽略了其他地方吧?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趁此机会扩军?”

    孙策也不傻,稍加思索一番后,很快就猜出了周瑜真正的意图。

    “正是!”周瑜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特别的光芒,“伯符,自徐太尉诛灭董贼之后,天下兵权就已尽归于朝廷。这虽然有利于君王统治,可却也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国运会与天家气运相连,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天子圣明,则四海安定;天子昏庸,则九州动荡!如今,陛下非是庸君,却已上了年纪,前几年又生过一场大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已然时日无多了!相应的,朝廷对各地的制衡也就越来越弱,那袁术就是最好的例子!想想看吧,他竟然能在朝廷眼皮底下拉起那么一支大军,这还不够匪夷所思的吗?!”

    “你是说……”孙策双眼微眯,“汉室即将衰微,群雄争霸的时代快要来了?”

    “没错!”周瑜重重点了点头,“现在朝中袁绍与曹cao二人分为两派,日夜明争暗斗。这与昔日十常侍、何进之争何其相似?!天子又疲于制衡,根本无暇顾及地方,此不正是我等图谋大事的大好时机吗?!”

    “只要借这次抵御袁术之名,兄长可即刻下令扩军!再加上扬州本土世家的支持,愚弟敢说,日后兄长你之功绩,当不亚于霸王!”

    周瑜超前的眼光和胆大包天让孙策心惊不已。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竟觉得眼前这个和自己认识了大半辈子的义弟……突然变得陌生了起来。

    “公瑾,是什么让你萌生出了这种想法呢?”沉吟半晌,孙策才缓缓开口,向周瑜问道。

    “是年纪,”周瑜凄惨一笑,拿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孙策,“兄长,你今年多大了?”

    “四十有五。”

    “我也差不多啊,”周瑜摸了摸自己的鬓角,感慨道,“看,我们都有白头发了。想当初,我们年轻、有理想、有抱负,觉得这天地都该为我们而喝彩。可现在呢?兄长你天天只能靠打猎解闷,我更是满腹才华无有用武之地。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日子不好,可它……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兄长,你时常盯着孙坚大人的甲胄发呆,也还和以前一样、喜欢听他老人家驰骋沙场的那些传说与故事。我们都知道你在想些什么,而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去实现它了!”

    “不可!”孙策猛地站起身来,言辞决绝却又充满犹豫,“父亲大人为大汉江山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我……我身为他托以厚望的儿子,不能……不能这么做……”

    周瑜神情复杂的望着孙策,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叹了口气。

    “唉,可眼下的情况是,如果你不扩军,又有谁能在袁术到来时守护扬州、守护扬州百姓呢?既然兄长不愿意采纳愚弟之言,愚弟也无话可说;但兄长你身为大汉的扬州牧,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伪帝率军肆虐江东吧?”

    这大抵算是一个折中的说法,但其本质没有任何变化。只不过从遵循自己的野心,换成了更为冠冕堂皇的“守护扬州”罢了。这点,周瑜清楚,孙策也同样清楚。

    “好吧,”又过了许久,天生英雄胆的孙策终于被说动了,“公瑾智谋远超愚兄,我同意在扬州开始扩军。不过,场面活儿该做还是得做的,私自扩军毕竟是大罪,尚需遣一人向朝廷禀报。至于禀报之后朝廷如何回复,那自然就与我们无关了。”

    “兄长所言极是!不知兄长欲派何人前往洛阳?”

    孙策思索片刻,很快,心中就已有了人选。当即向外高声喊道:“来啊,速传许贡大人前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