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四章 关圣帝君画像 (第1/2页)
正因为这样,孟子涛现在欠缺的只是动手能力而已,不过这对他来说也不难,具体来说,他完全有信心,在两三个月之内就把这门手艺学精。 “呵呵,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手艺,看来自己又要多一门生财之道了。”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孟子涛主要还是把这门手艺当作是兴趣,毕竟对他来说,他想财的话,用异能更加方便的多。 另外,在古玩这行多了解做旧方法,就容易鉴别,学了这门手艺,对鉴定的帮助是勿用多说的,相比赚钱,这一点是他现在最在意的。 在家休息了天一天,第二天上午,孟子涛和大军刚从古玩街的停车场出来,就遇到了老六和老牛。 “哎哟,我的孟大掌柜,你总算回来啦,可想死我了!” 看着老牛夸张的表情,孟子涛笑道:“得了,没事你会想我?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老牛献媚地笑道:“别把老牛我说的这么功利嘛。” 孟子涛不理他这套,笑道:“你就快说吧,不然我可就走啦。” 老牛嘿嘿一笑:“我记得先前你得了一件清仿的宣德炉,不知道还在不在?” 孟子涛说道:“在啊,不过咱们事先得说清楚,那件宣德炉也算比较难得的精仿,可不便宜。你‘搬砖头’之前,可得跟对方讲好了。” 老牛点头道:“我知道,你给个价吧,合适了我就带人过来拿。” “就这个数,他愿意就让他过来拿。”孟子涛用手比划了一下。 老牛琢磨了一下,点头道:“行,回头我带他来找你。”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问题,接着就对老六说道:“你朋友还要‘游丝毛雕’的物件吗?” 老六讶然道:“要啊,你难道又搞了一件?” 孟子涛说:“这次去参加交流会带了一件回来。” “多少?”老六问道。 “不能低于2oo个。”孟子涛说。 老六笑道:“没问题,对他来说只要不高于5oo就行。” 孟子涛说:“时间你定,最近我不出门。一般都有时间。” “好,我现在联系他。” 见老六准备拿出手机,老牛连忙制止道:“哎哎哎,等我这边完了再说啊!” 老六笑骂道:“那你小子还这么淡定干嘛?” 老牛闻言拔腿就跑:“等我半个小时啊……” 回到古玩店。等两人打扫好卫生,半个小时就差不多过去了,但还是不见老牛的身影。 又等了一会,孟子涛正准备拨打老牛的电话,就见老牛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走了进来。 看到青年手里还拎着东西。孟子涛心里有些犯嘀咕,难道是准备以物换物,先前老牛怎么没说? 老牛先是给双方做了介绍,接着就把孟子涛拉到一旁,讪笑着说道:“出了些岔子。” 孟子涛问:“怎么回事?” 老牛苦笑道:“他赌钱输了,买不起你那个宣德炉。” 孟子涛向来对赌徒没什么好感,闻言语气开始不太友好:“既然这样,他还买什么?” “说是要送人用的,想用他的东西来换。” 老牛叹道:“哎,本来我也不想领他过来。不过推脱不过,所以只能来麻烦你了。” 孟子涛说:“我有什么麻烦的,缺多少就补多少呗,想要让我吃亏肯定是不可能的。” 老牛点头道:“放心,那是肯定的。” 两人走回原位,孟子涛直截了当地说:“娄先生,你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那咱们这就开始吧。” 娄理面带微笑着点头道:“我的情况,想必老牛已经给你说过了,我这回带两幅祖传的画过来。一幅是夏昶的……” “等等。” 孟子涛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道:“娄先生,你知道夏昶是谁吗?” 夏昶是明早期的画竹名家,擅画墨竹。以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声驰域外。 夏昶画竹初师前文说过的王绂,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其画法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法运之。既能笔墨厚重,又不乏潇洒清润之姿。 因为夏昶画竹水平非常高,明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又有俗谚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如果确实是夏昶的真迹,一幅画就能顶上孟子涛的几个甚至十几、几十个清仿宣德炉了,这不是说笑吗? 娄理讪笑道:“我这幅当然不是真迹,不过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孟子涛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