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五章 知识改变命运、能晶 (第2/3页)
维必然会越发灵敏,思考深度也会增加。 对于楚飞来说,不仅大脑本身的思维增加,思维模型也能得到训练。 连虚拟ai都还要进行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训练呢。 吃完饭,大队长屠虎下令,“所有人,立即睡觉,24小时后,出发!” 每逢大事,必须……睡觉! 真到了战斗环境,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大数据修行后的精英,可以做到连续几十个小时不休息,但人终究不是机器,难免疲惫等。 睡觉过程中,可以补充大脑的自由能量,清理大脑运行的垃圾和错误——这是普通人必须睡觉的主要原因。 所以困了的时候,喝葡萄糖、假寐、稍微闭目养神——或者学习道家或佛家的一些清心咒、清心术等,是有帮助的。 但对于大数据修行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思维“归零”。 科学研究讲究“归零”,尤其是各种测量仪器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归零,才能得到精准的结果。 而觉醒者、半觉醒者的思维模型,也是一种另类的设备或仪器,也需要归零,然后才能在战斗中表现的更加完美。 在归零中,也清理大脑运行的垃圾。 而且睡眠是人类几十亿年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优秀选择,已经嵌入本能。 这是最好、最简单、最高效的、也最容易执行的归零方法。 大脑做梦,很大一部分是在梳理思维混乱。 一觉睡到自然醒,这时候是没人喊起床的。 楚飞一觉睡了14个小时之多,醒来后发现还有人再睡。 而已经醒来的,却在嗑瓜子,喝饮料,看电影——这些都是从遗迹中发现的、或者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的。很多电影都是千年前的“遗迹”了。 此时的电影,刚刚开始,这是一场星际战争,一场枯燥至极也精彩至极的星际战争。 枯燥的是情节,精彩的是其中的知识。 讲述的是一个国家测试星际巨炮——一种堪称疯狂的电磁炮,导轨长达两万公里,可以将一颗弹珠大小的弹丸,加速到0.4倍光速。 导轨炮测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举国欢庆,表示有了抵御外部入侵的能力。 但是,这场测试却给“邻居”造成了灾难。 这测试的弹丸的速度高达0.4倍光速,远远超过恒星引力极限,经过115年的飞行,命中了42光年外一个星际国家的首都星球。 经过105年的飞行,这些弹丸依旧保持了0.38倍光速,直接将人家的首都行星给击穿了。 想象一下,狙击枪子弹打到人体会如何?从前额头贯入的话,后脑壳会直接炸飞了。 眼下这个星球,后半个星球直接炸了,化作星空碎屑。整个星球土崩瓦解,无数人丧命。 这是115年后的事情,最先测试武器的国家早就忘了,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 直到又两百多年后,被意外攻击的国家反攻回来,人家也不用舰队,直接根据电磁炮轨迹计算出原来国家的位置,并建造了一排电磁炮。 电磁炮在42光年外疯狂发射一年时间,发射超过五千多弹丸。 这些电磁巨炮技术并不是很高,一座巨炮,一年时间才能发射五次。 这些弹丸速度也并不快,只有0.2倍光速。 230多年后,这些弹丸如流星雨一般落下,直接将原来那个国家整体摧毁,数以百计的生命行星、矿产星球,无一幸免,全都被打成了碎片,彻底杜绝了反击的机会。 整体命中率,高达30%左右! 这样的一场星际战争,毫无战争艺术可言,全都是数学和计算。 在星际中,星球的轨迹都是可以计算的,而且基本很稳定。就算不稳定,也是按照万年计算的。 对星空来说,几百年时间,不过是弹指一瞬。 整个电影战斗的画面,其实很无聊。最精彩的,反而是其中的故事情节以及涉及到的知识和特效场面。 第一个国家测试武器成功,以为高枕无忧,不用担心舰队入侵。结果第二个国家直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建立大量电磁炮,隔空攻击。 如果说第一个国家的攻击是意外导致的;第二个国家的反击,就是精准的高科技。 数以千计的弹丸,经过230多年飞行,横跨42光年,命中率竟然有30%之多! “这才是真正的星际战争!”屠虎看了楚飞一眼,感慨一声,“0.2倍光速的弹丸,0.2倍光速、子弹大小的弹丸,几乎不可能侦查到。” 旁边有战队成员嘟囔,“队长,看完了,换个片子啊。” 楚飞却在旁边若有所思。 屠虎没有在乎队员的嘟囔,反而转头问楚飞,“怎么样,学到了什么?” 楚飞想了想,认真说道:“三点。 第一,不能暴露自己的痕迹,如果一定要暴露,就尽量斩草除根; 第二,知识改变命运,反击的文明若没有足够的知识,就算想要报仇也无能为力; 第三,谨慎警惕,危险很有可能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且往往敌人不会给我们留下反击的机会。” “不错!”屠虎赞赏的点头,“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你不知道危险来自何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