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五章 废除新政 (第2/3页)
刘德然如今还把他送到长安让朕处置,这是让朕处置吗?这摆明就是在羞辱朕,羞辱朕呢!” 何太后也不答话,只是又伸手摆弄起自己手中的玉器来。 刘辩发完了脾气,猛然转头看向何太后问道:“母亲,您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朕说了这么多,你却一句话都不回答?” 何太后一边摇头,一边叹气道:“我说什么,又有什么用?你是皇帝了?能够执掌整个天下,这天下的州郡,府库钱粮民夫都是你的,伱想怎么调用就怎么调用,你想收拾谁,就收拾谁,你想杀什么人就杀什么人,又何必来问我呢?” 刘辩听到这儿,顿时一阵语塞。 面对冰冷的母亲,刘辩甚至想一甩袖子,转身就走了。 但是现在他心中实在是憋得慌。 而除了母亲之外,他也没有更多的能够与他站在一边的贴心人了。 想到这里,刘辩极力压制下了心中的无奈与愤怒。 “母亲,你不忘要了,朕与你是站在一条船上的。” “朕若是倒台了,母亲,你这个太后又岂能当的长久?” “您会有好下场吗?” 何太后抚摸着玉器的手,不由一颤。 刘辩还是非常了解她这个母亲的,这句话也算是说到了其母的软弱之处。 “我不过是一介妇人,又能帮你什么?” “关中如今乱成了这个样子。” “董卓又在西北生了病,朝廷的府库钱粮都有欠缺。” “你身为皇帝都解决不了的事,我又能做什么?” 何太后的话让刘辩顿时一愣。 是啊,他以往都是依赖其母,有什么事都跟他母亲说。 他母亲年轻的时候也能够替他做这种决定,但是这些年刘辩独揽大权之后,何太后便日渐少出现于一众官员们的面前。 何太后手中已经没有什么权柄了。 自己现在就是跟太后说这些事,太后又能如何? 也不过就是劝劝自己而已。 想到这儿的时候,刘辩心中很是悲凉。 然,不管怎么样,太后就算是不能帮他什么,但是把这满心的委屈给自己的母亲诉说一下,总是没问题的吧? 人得需要一个宣泄口! “母亲,那个刘德然实在是太过分了。” 何太后一听刘辩说起刘德然这三个字,心中不由一颤。 其实,他多少也能够明白这位皇叔对自家孩儿的巨大威胁。 但她也没有办法。 这个天下,谁还有能力能治刘德然? “如何过分了,你且说给我听听。” 于是,刘辩随即就将这次刘俭生擒李响之后,将他发配到京城的这件事对着何太后说了一遍。 刘辩说完之后,满脸阙青。 “那刘德然在司州立下了大功,声名远播,又是压粮价,又是收流民,又是平叛军,上至阀阅望族、中至豪强地主,下至普通黎庶,皆对他是交口称赞。” “可是对朕呢?这次叛乱,所有人的怨气都放到了朕的身上,朝中虽然没有人跟朕说,但是朕现在也有心腹之人,民间的情报和人们对朕的风评,朕还是有所了解的。” “朕现在就是害怕……民间有一种呼声,就是让刘德然取代朕成为这个大汉朝的皇帝!母亲,那样的话,咱们母子可就真的完了。” 何太后听到这,顿时一惊,说道:“应该不会吧?” 刘辩的表情颇为凝重。 很显然,在他看来,这些事儿就是会。 何太后的手有些颤抖。 她将手中的玉器放在了桌上,随即站起身,在厅堂中来回打着转。 良久之后,方见她筹谋已定! 朝中的事情,目前尽皆由王允,淳于嘉等为首的一众人cao持。 而荀攸等清流党派,势力弱于王允,淳于嘉望族公卿势力,虽然现在也有一定的权力,却还不能与之相抗衡。 李傕和郭汜,虽然依旧在关中境内平乱,但他们两个在何太后眼中不过是两个征战之将,并不能对朝局起到多大作用。 如此,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拉拢以王允、淳于嘉,杨彪等为首的公卿集团! 只要这些人支持刘辩的政治立场,刘辩的皇位就会稳固。 想到这儿,何太后随即把自己的想法跟刘辩说了,让他暂时要以王允,杨彪等人为主,无所不用其极的拉拢。 至于剩下的事,日后再说。 若是董卓还健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