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内有jianian恶,必训兵讨之 (第1/3页)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六百四十五章内有jianian恶,必训兵讨之李傕一听到这,顿时就急了。 不仅是着急,而且他觉得也有些好笑。 这个天底下没人好端端的就会认下自己是叛贼这种事儿,虽然他们西凉人不讲究什么死后名留青史,但是他凭什么要承认自己要反叛朝廷啊? 再说了,就算是他要反叛朝廷,他现在这不是还没反呢? 李傕脸色阴沉的望着刘俭道:“大将军觉得,某会不会答应此事?” 面对李傕这阴阳怪气的声调,刘俭并没有多言。 他只是说到:“等闲情况之下,正常人是绝对不会自认是叛贼的,但是我若能给你一个合适的理由呢?” “合适的理由?哈哈哈!” 李傕听到这儿,不由哈哈大笑道:“大将军要杀我,然后还要让我自认反叛朝廷之罪,不但是性命,还有声名,皆要舍去,你已是断我生路!你还能给我一个什么理由?” 刘俭与身旁的贾诩交换了一个眼神。 贾诩遂冲着李傕拱了拱手。 “稚然,大将军不能留下伱的性命,此乃是立场所迫,无可奈何。” “但是大将军却可以替你报仇雪恨,同时给你的族中子弟留下一份前程。” “你今日虽死,但是你的后代却可以无忧。” “这对你来说,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吗?” “你可想想,当今天下,除了以信誉称著于天下的我主之外,还有谁将来可以保你的后代无忧?” 李傕道:“难道董相国不能吗?” 贾诩叹道:“董相国重病在身,虽然前日疯传相国已经有所好转,但老朽觉得此中诸事皆有不实。” “相国若死,他的侄儿和弟弟也会成为朝中诸獠首要对付之人。” “并州与西凉诸将断然也不会对他们有所心服。” “董氏一族自保尚且艰难,又如何能保得住你的子侄?” “至于胡轸,吕布,华雄之流,你又能信得过他们吗?” “这些人若是在相国去后,必然会成为分裂之势,你李稚然的后代,他们会有多少精力保护?或者说,他们会不会保护呢?只怕是他们不谋害你的后代也就罢了。” “而朝中公卿谋害了你李稚然之后,又岂会留下你的后代成为后患。难道稚然就不曾想过这些吗?” “稚然兄啊稚然兄,你不要以为你一死了之就可了无牵挂,你可知道你死之后,你的家族和后代所面临的凶险,甚至要比现在要的你所要面临的风险要更多了啊。” 贾诩这番话妙就妙在有真有假,同时他也对李傕这个人深为了解。 而且他这番话也算入情入理,即为李傕报仇雪恨,又可以为他的后代寻一个最好的归宿。 论及仁义和声名,刘德然毫无疑问要远远的胜过董卓、袁绍、王允乃至于当朝天子。 李傕只要是不傻,他权衡利弊之下,也最知道应该相信谁的话。 看看天下这些顶级人物,哪一个是值得信任的,谁也不值得信任,只有刘俭最靠谱。 李傕的心此刻有些松动了,不过他依然没有完全松口。 毕竟这个中的关系太大。 他倒是不在乎一个声名,但他不能让自己白白被别人利用了。 “你们到底让我如何行事,还请说的明白一点,不然李某如何又能放心呢?“ 贾诩的表情既严肃又认真。 “其实,我们想要请李将军认罪的原因很简单,只要李将军承认自己确实有意反叛朝廷,而指挥李将军反叛的人,就是当朝的王允、杨彪等一系人,便可。” “那么这对于吾等而言,就是最好的机会!大将军也可以凭借李将军的供词,带兵进入长安,清君侧,剿除jianian佞。” “而这些高门望族的家族,必然也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他们无法再立于大汉朝士人之巅。” “他们将会从巅峰跌落下来。” “大将军现在与王允、杨彪等人在政治上势同水火,生死不容。” “只要李将军肯帮忙,以大将军的势力,定然可以将王家与杨家,乃至于汝南袁氏等高门望族皆置于死地。” “难道这不是李将军想看到的结果?” 刘俭听到贾诩这么说,心中暗道:这话着实是说的有些偏激。 不过想来这也是李傕最希望听到的。 因为他本来也是一个偏激之人啊。 但是仔细想想,这百多年来,这些出身在边郡的武人,还有靠着军功在战场上舔刀子的人,被这些望族名门还有地方豪强所欺凌的事件还少吗? 东汉的天下,在政治上早已成了以望族阀阅为主导,在经济上以大地方豪强为主导的畸形模式。 而这种畸形模式常年累积下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导致那些嫉妒仇恨他们的人心里也产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