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惊变!解公豹被开除宗籍!  (第1/2页)
    马车滚滚向前。    解缙独坐在马车里,神情颇为凝重。    陈老爷子的那番话语,无异于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汉王殿下的生死。    汉王爷要是真的死了,不但他们完了,新学也就完了。    可是事情发展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解缙这位学部尚书,早已与新学紧紧绑在了一起。    不成功,便成仁!    马车戛然而止。    解缙下了马车,走向自己的府邸。    解府很大,毕竟吉水解氏乃是书香门第之家,家境优渥。    待解缙解纶兄弟二人入朝为官之后,解氏便在金陵帝都购置了一处房产。    近来因为推行新学对官学改制一事,解缙回家特别迟。    但是妻子都会坚持着等自己回府之后,才会安寝睡下。    回想起妻子的善解人意,解缙疲惫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些笑容。    然而他刚刚走进朱红大门,却见到妻子曹贞正在庭院中焦急地等着自己。    见此情形,解缙陡然变了脸色。    “贞儿,我回来了,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曹贞一见到自己的夫君,急忙上前拉他走到一处僻静角落。    “夫君,父亲大人他们来了,正在大堂里等你!”    解缙:“???”    父亲大人?    父亲解开来了?    他不是一心从事着述、办学,怎么突然来京师了?    一时间,解缙心中生出了强烈的不安之感。    这老爷子,不会是来教训自己的吧?    想着,解缙转身就走,果断准备开溜。    然而他还没走出几步远,就听见一了一声怒喝。    “解大绅,你准备去哪儿?”    说话之人,乃是他的二兄解纲,未曾出仕,一直跟在父亲身边侍奉学习,从事着述、办学。    解缙无奈之下,只能回头看着自家兄长,讪笑了两声。    “贞儿,你先回房间去吧!”    曹贞有些忧愁地看了解缙一眼,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是没有说出话来,识趣地转身离去。    待他一走,解缙看向二兄,上前准备探一下口风,不料解纲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随即失望地摇了摇头。    “三弟,进去吧,父亲叔伯他们……都在等你!”    一听到这话,解缙腿肚子都快软了。    他们如此兴师动众,想要做什么?    解缙自唐朝开始,便是家风清流的名门望族,解氏家族通过科考入仕的成员颇多,通常为父子兄弟同时及第,缔造出了许多科举佳话。    传承到了解缙祖父解子元这一辈,光是兄弟便有三人。    解观我与解求我科举及第,建东山书院于金钗岭,解成我科举高中不仕在家潜心治学,时人敬称为渊静先生。    祖父这一辈传承下来,解氏早已经是家族庞大显赫且人才辈出,要么在朝堂上政绩显着,要么在家治学成为学者。    如他的父亲解开,高中科举不仕,成为一代儒学大家,因治学严谨与矜矜业业而远近闻名,颇有大儒之风。    只是解缙想不明白,这位父亲大人不去给他的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突然跑来帝都做什么?    当解缙进入大堂,看清里面坐着的人后,一颗心瞬间跌入了谷底。    除了父亲解开,还有一众叔伯,解氏一族有头有脸的人物全在此处。    这是想要……做什么?    解开看着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儿子,此刻却是满脸铁青,怒斥道:“孽畜!还不跪下!”    解缙一呆,心里惶恐起来,连忙行礼道:“父亲,我……”    “跪下!”    “我……我……”解缙不敢争辩,只能老老实实地跪下,“儿子万死,还请父亲不要动怒!”    大明尤重孝道,解氏更重家风,当着这么多叔伯的面儿,解缙自然不敢忤逆父亲解开的命令。    只是他心中惶恐到了极点,面对这样的场面,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解开神情痛苦地看着爱子,一时间竟然沉默了。    长子解纶性情刚直沉稳,学识渊博,高中进士,甚至被太祖高皇帝亲赞“性笃实”,为官多年无任何劣迹,深受百姓爱戴。    次子解纲最像自己,科举高中不仕,选择跟随在自己身边潜心治学,从事着述、办学,学识渊博,颇有贤名。    但他解开,最引以为傲的儿子,还是三子解缙。    解缙天生聪颖,满身才气,自幼便以神童之名闻名乡野。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应口成诵,九岁被乡野赞为神童,十八岁中乡试解元,二十一岁高中进士……    只是也正因此,此子养成了恃才傲物,放旷轻浮的性格,招徕了一场牢狱之灾。    倒是入狱四年,洗去了他解缙满身浮华,一朝出狱便胜任学部尚书,朝堂宰执,令人骄傲。    当初解开得知这个消息,还十分骄傲欣慰地与好友痛饮了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