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庙宇钱,夹墙空砖! (第1/2页)
ps:今天的第二更,七夕不出门,还宅着码字,很给力了。≥頂≥点≥小≥说,x.有多少月票,死命砸下来吧,求支持。 “一百多年的古庙……”祁象眼中透出了感兴趣之色:“那么庙宇之间,肯定不仅是墨西哥银洋而已,肯定还有别的东西。” “对啊。” 在祁象的提醒下,中年人立即反映过来,高声吆喝道:“都别看热闹了,快去继续挖,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 有了收获,算是开门红。一帮青壮也很兴奋,立即提起锄铲,就要行动起来。 “等等……”祁象突然伸手阻拦。 “怎么了?”中年人有些惊疑不解:“小哥,有事?” “也没什么事。”祁象笑道:“我只是想说,其实挖掘这些东西,也有一定的窍门,不需要漫无目的地搜索,这样很没效率。” “啥?”中年人一愣,旋即反应过来,立时笑道:“小哥,听你这样说,是不是懂得一些门道?” “多少知道一些。”祁象承认道:“毕竟掏宅子久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古人嘛,藏东西的地方,就那么几个。特别是庙宇祠堂,东**在哪里,更是很讲究,忌讳很多,不能随便的放置,免得冲撞了神灵。” “对对对,是要讲究,肯定要讲究。”中年人深以为然,然后笑眯眯道:“小哥,那你能不能指点我们一下啊?” “没问题!”祁象爽快答应,然后走到了倒塌小半的破庙旁边,指着屋梁道:“你们先不要管那些砖瓦碎片,当务之急,还是把横梁拖出来,在犄缝夹角之中,应该有东西。” 中年人似惊似疑,不过口中却不慢。叫唤道:“来几个,搭一把手。” 他亲自出马,把一些瓦片揭开,然后与几个青壮一起使劲,小心翼翼把粗长的横梁木给挪了出来,搁放在平坦的空地中。 与横梁木衔接的地方,也钉了一块块木板。主梁一动,那些木板就跟着倾斜,然后众人就听见叮咚几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掉落了下来。砸在了砖瓦上。 有人凑过去一看,顿时喜出望外:“铜钱,是有孔的铜钱。” “快拣起来……”中年人一听,顿时咧嘴欢笑。他的见识也不差,自然知道有些铜钱的价值,绝对远在大洋之上。 在一帮村民忙碌着捡拾铜钱的时候,祁象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这一根横梁上。 他细看之后,发现主梁木表面发黑焦乌,应该是常年被香火烟熏的结果。也是得益于此。以至于梁木没有什么虫蛀腐烂的痕迹。 “不知道这是什么树种……”祁象侧眼观摩,可是覆盖在梁木上的灰尘太厚,根本看不到木纹,也不好判断。 “村长。这钱好像不对啊。” 忽然之间,有村民叫嚷道:“很奇怪的钱,反常啊。” “什么?” 中年人闻声,自然愣了一愣。急忙走过去观望:“哪里反常呀?” “村长,你自己看吧。” 一个村民,顺手把一枚铜钱递过去。顺便示意道:“这里,还有这里,文字不对,纹饰更加奇怪。” 作为神都子民,村民的见识也不算差,最起码对于各个朝代的一些铜钱,也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他一对比,就发现端倪了。 一般来说,正常的铜钱,或者说大众常见的铜钱,都有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某某通宝,或者某某重宝,或者某某元宝。 反正就是根据历代皇帝的年号来命名铜钱,什么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铜钱,恐怕已经让人耳熟能详。 可是现在,中年人低头一看,发现手中这一枚铜钱,不是什么通宝,而是一面光背无字,一面有星月纹饰,又有四字阳文印刻。 “财源广进?” 中年人辨别文字,若有所思道:“难道说,这是花钱?” 所谓的花钱,与现代的纪念币类似,只是铸成钱的样式,实际上并不具备流通的功能。花钱属于古钱币的一个重要分支,按照用途可以划分几大类,分别为宫钱类、吉语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 中年人手上的这枚花钱,应该属于吉语类花钱。 “这可是好东西啊。” 中年人作为村长,见识也高明了不少,顿时笑开怀道:“这种花钱,比什么通宝之类的钱币,更值钱呢。” “真的?”几个村民多少有些怀疑。 “……算了,不和你们说。” 看到有人质疑自己,中年人有些不高兴,转身招呼祁象:“小哥,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告诉他们,我说的对不对。” 祁象走来,好奇道:“什么对不对?” “你看,这是不是花钱?”中年人把东西递去。 祁象瞄了一眼,就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