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 (第1/2页)
PS:二更求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村长,他走了……” 这个时候,一个村民看了看祁象,声音低了几分,比划手势道:“你看,我们要不要?” “要什么?”中年人一瞪眼:“你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那个村民脑袋一缩,嘀咕道:“我的意思是,要不要听他的,在庙宇四个角挖一挖?” “废话,肯定挖啊。” 中年人精神一振,立刻招呼道:“快快快,大家分头挖。注意一些,不要太用力,免得碰碎了东西。” “知道……” 一帮村民齐声答应,立刻抄起了工具,努力挖掘起来。 与此同时,祁象已经走到了村外,又上了附近的山丘,回头再看村庄,隐约看到了一帮村民忙得热火朝天的场景,顿时轻轻一笑。 他没有撒谎,在庙宇四个角,应该还有风水镇物。只不过,四个角的风水镇物,估计也是边角料,价值一般。真正的好东西,已经抱在他的手上…… 祁象拍了拍方正的石头,笑得十分的开心。没有想到才来洛阳,就收获了这样的好东西,也算是不虚此行。 带着收获的喜悦,祁象回到了山庄。看到他抱着一块石头回来,山庄里头的佣工,嘴上没说什么,但是一个个眼神怪异,惊疑不解。 “有眼不识金镶玉……” 对于这些凡夫俗子,祁象也没有理解的意思,直接忽视了他们,就抱着石头返回房间,然后取了条毛巾,湿了水慢慢擦洗石头。 把石头擦洗干净了,祁象才仔细观摩研究。石头真的只是石头,很普通的石头,只不过石头的表面上,却被人刻了一些文字。 祁象眯着眼睛打量。只见在石头的一面上,整齐有序的刻了一个个蝇头小字。他稍微看了一下,就知道这是城隍经的内容。 “城隍经啊。” 祁象伸手微微触摸文字,若有所思:“小小一座土地庙中。存了一本城隍经,这倒也不怎么稀奇。但是土地的底下,却埋了一块城隍石,那就令人费解了。” 要知道土地和城隍,虽然是同一个神系下的不同神职。但是本质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土地分布很广,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山川沼泽,都存在土地神。 但是城隍也不同,城隍首先要有城池,才能有城隍神。 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之中,城隍和土地那是上下级关系,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绝对不能将两者混淆。也就是说,土地庙底下埋了城隍石。似乎只有一个可能性。 “好多年前,那里曾经是城隍庙,只不过后来城隍庙毁了,才被人改成了土地庙?” 祁象心里揣测,很怀疑这里曾经是洛阳城的主要区域,只不过由于当年战火毁城,等到重建新城的时候,自然偏离了原址,才沦为普通的村庄。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才使得城隍石埋在了土地庙下。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这一块石头……不仅是石头那么简单。 祁象细看之后,就知道这是一块基石。 基石。那是奠基的石头,上面刻有奠基的年月日时间。这一块石头之上,不仅刻了城隍经而已,另外还有当年破土动工,兴起城隍庙的日期。 “明万历……” 看到日期时间,祁象也愣了一愣。在他的想象之中。石头应该比较古老才对,没有想到居然是明代中后期的东西。 祁象专注的研究石头的来历,并没有察觉时间的流逝。转眼之间,就已经到了晚上。 在山庄佣工的招呼下,祁象去吃了晚餐,又顺便洗了澡,看了一会儿电视节目。等到时间不早,他就返回房间准备休息。 今晚的月色不错,光亮皎洁澄澈,清凉似水。 在休息之前,祁象惯例盘坐,打算凝炼神魂。这也算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从来没有间断。 俗话说,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 对于现在的祁象来说,不管是神魂出窍,还是凝炼神魂,就好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没有丝毫的难度。 但是就在今晚,祁象观想存神的时候,却感觉到一股莫名生涩感。这让他有些奇怪,但是也并没有多在意,卡了一卡之后,神魂还是顺利出窍了。 无形无质的神魂离体,轻轻飘浮在半空中。 当祁象就要引动月光,进一步淬炼凝实神魂之时,一股煌煌如皓日的力量,立刻充塞涌现布满了整个房间。 这一股力量明亮如轮,就好像中午时分的太阳,光芒万丈。一切阴秽、灰暗、偏向负面的气息,都在这股炽烈的力量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