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禁法,半日闲! (第2/2页)
常缓慢。尽管如此,费了半个小时左右,他还是读通看透了。 从内容看来,的确好像是一篇游记。 然而,这应该是游记中的一个小段落,一页纸才几十个文字,加上没头没尾的,很难判断出来,游记描述的哪个地方。 “不对……” 祁象捏着宣纸,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对,肯定不对……如果只是为了纸上的内容,又何必这样大动干戈?” “如果游记内容是关键,那么只要等到书画大赏开始,随便拍上几张相片,再拿回去慢慢研究就行了,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洗劫金库呢?” 祁象皱眉分析:“就算是怕原稿让人现,也没必要用抢的方式。聪明的做法,应该是悄悄地联系物主,砸钱买下来不就好了吗。” “现在闹得满城风雨,百害而无一利,有什么意义?” 祁象认真琢磨,不明白盗取东西的人,干嘛这样脑残,不合常理啊。 想不通…… 祁象挠头,但凡聪明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喜欢瞎琢磨。而且一旦琢磨上了,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不把问题搞清楚了,誓不罢休。 祁象仔细端详宣纸,在阳光的照射下,薄薄的宣纸表面透过了一层光,落在了地面上,形成了斑驳的光点。 “咦!” 祁象心头忽然一震,连忙捋平有些褶皱的宣纸,然后迎光照射。在炽烈的阳光下,地面上的斑驳光点,也随之生了一些细微变化。 祁象不断调整宣纸角度,斑驳的光点就逐渐延伸拉长变形,好像是构成了一些线条…… “这是……地图?”
祁象不知道该惊,还是该喜。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或者在原稿之中,就隐藏了通往秘境的具体路线。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幕后黑手甘愿冒大风险出手盗取原稿。 想到这里,祁象豁然开朗,然后眉头再皱。 “只有一页,线路残缺,不管用呢。” 祁象想了想,把宣纸折叠收起,眼中流露一点神采:“烟雨楼……应该会有许多客人出席参加吧。说不定,可以……” “先,要弄清楚,烟雨楼在哪……” 要说烟雨楼,恐怕许多金陵本地人,也不知道有这个地方。只有少量的知情人才明白,烟雨楼其实不是楼,而是一栋寺院。 确切的说,那是寺院形式的会所。其意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名篇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金陵城郊外,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中,至少有十几公里的山林,被人拉起了钢丝网,圈为了私人禁地,非请勿入。 附近只有一个小村子,村里的百姓也说不清楚,山上到底是什么情况。反正只是知道,每天早晚,山上都有各种豪车进进出出,夜里更是灯火通明的场景,颇为热闹。 百姓纷纷猜测,山上肯定是有钱人的销金窝,吃喝玩乐的地方,藏污纳垢。 其实这个猜测是错误的,如果让他们真正上了山,就会知道山上的确有吃有喝,但是绝对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无关。 因为山中有寺院,或者说有一片寺院形式的建筑。 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藏经阁、斋堂、厢房,林林总总,一切的建筑布局,与普通的寺院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寺院之中,却没有和尚、尼姑,有的只是一个个穿身传统衣服的工作人员。 另外上山造访的客人,往往是非富即贵。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吃喝玩乐、享受,而是求个安静。 在几个心腹亲信的陪同下,烧几炷香,上山走走散心,再到禅房静坐,喝一杯自己亲手泡制的野生山泉茶,远离尘世的烦忧,脱惬意。 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才是富贵豪绅常上山造访的主要目的。 说白了,就是人有钱了,比较喜欢矫情…… 不过今天,一些人开车上山,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山上已经让人包下来,不接待外客。有人听了,识趣的返回。有人却不爽,才想脾气,但是工作人员直接说了一句话,就让他们老实下来,赔礼道歉,乖乖走人。 肃清了不识趣的人,又把山上山下仔细打扫了一遍。寺院中的工作人员,就在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的带领下,整齐的排列在山下走道两边,耐心的等待起来。 转眼之间,就到了晚上。连绵几个山头,灯火一片辉煌,十分的绚烂。 此时,一辆车子慢慢驶来,停在了山下。车门打开,陈别雪走了下来,风度翩翩,举止十分从容,卓尔不群……(未完待续)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