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_第074章一盘死棋可以走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4章一盘死棋可以走活了 (第3/4页)

/br>
    林续宗笑道:“都是银子,这些黑乎乎的没奈何都有些年头了,这才是张家的大头!”

    “这是什么?”

    “没奈何,银冬瓜。的六百斤,大的九百斤,最大的有一千多斤。足足五十七颗,这些银子,少也有六七十万两银子,没有办法称重,只能估算,如果陈将军给林某时间,林某可以从他们的账里找到具体数字。”

    “林先生,您不用查了!”

    一名年老的账房先生怯怯的道:“老儿知道,这些没奈何,共计四万四千六百斤,约合七十万四千九百六十两。当然,年头多了,这些银子需要刨除火耗,但是绝对超过七十万两银子!”

    程石瞠目结舌。

    陈国栋目瞪口呆:“这……”

    程石道:“陈大哥,现在咱们怎么把银子运回去?”

    林续宗道:“有两种办法,要么把这些银子重新融掉,铸造成银锭,五十两或一百两都行,要么把这些银库的大门拆掉,直接装车。”

    “问道是,我们没有这么多大车!”

    “是啊,东西太多了!”

    摆在宁海军前总领部面前的难题是,他们的缴获物资实在太多了,光粮食就将近二十万石,哪怕一辆大车可以拉十五六石,那也需要一万两千六百多辆大车。

    除了粮食之外,七万多两银子,外加五十七颗没奈何,就需要五六十辆大车,如果算上铜钱,还有三万多匹布,棉花也有二十多万斤,加起来这些东西需要一万三四千大车才能运走。

    这么多大车,别张家村里没有,宁海军同样也没樱

    原本张氏种了四万多亩的棉花,只是非常可惜,卖掉了一部分,现在只剩这些了,否则宁海军上下再也不用缺衣服穿了。

    “其实也不难,张氏把粮食放在他们老宅的粮仓,因为这些粮仓距离码头特别近,只有六百多步。”

    林续宗道:“将军可以征集漕运船。另外这其实只是张家的一部分,他们在双山还有两个田庄,田庄里有粮仓!”

    想想也是,一个拥有七十多万亩田地的良田的庞大家族,一年的粮食收入非常可观。

    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所上熟之田,是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

    当然这是指南方,山东属于北方,在明末受冰河气影响严重,已经不能再一年两种,种麦子的产量是一石。

    一年可以收粮七十多万石,莱阳张氏的地租与佃户对相半分。也就是百分之五十,一年可收粮三十多万石。

    陈国栋咬咬牙道:“就地雇佣百姓,愿意帮助咱们干活的,咱们给粮食,有牲口的,顶一个人,有大车的也顶一个人,一个人石粮食,我就不相信了,还找不到人!”

    陈国栋将招募百姓的条件公布出去:“一个人一石粮食,如果自己大车,连人带车,一就是两石粮食,如果有牛或马,带着大车,那就是

    就在张家村的草市集外,宁海军士兵正在战场上打扫战场,宁海军是一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这些新兵大都是东江军将士出身,他们更苦。

    打扫起战场上,那是真狠。

    所有的尸体,把衣服全部扒光,仅有一件内衣,遮蔽身体,留给他们最后的体面,至于破烂的刀剑、破碎的铠甲,就连乡勇残留的身体内的铅块,也要回收走,重铸成铅弹,以备后续使用。

    甚至有人掰开尸体的大嘴,看看有没有镶嵌金牙,如果有的话,那金牙也要扣下来,至于那些被打成筛子的棉衣,也拔下来。

    他们这些宁海军将士不嫌脏,拿回去洗洗,晒干了,还可以做成棉鞋,穿在脚上照样暖和。

    只不过现在气寒冷,加上又下起了雨,让打扫战场的工作变得无比艰难。

    “停止打扫战场!”

    “啥?为什么不打扫了!”

    “对啊,咱们守备大人向来都,蚊子再也是rou啊!”

    “不打扫了,咱们不要了,好东西太多了,好东西都拉不完,这些破烂还要了做甚!”

    “就是,有馒头谁还吃窝窝头啊!”

    陈国栋在得知张家在双山还有其他粮库,自然不可能留下,又分出三个哨,分别去抢占粮仓。

    粮食,这是一牵有了粮食,程世杰可以进一步扩充兵马,兵马越多,可以占的地盘更大。

    就在陈国栋抢占莱阳张氏的粮仓时,程世杰也再次走进孙元化的书房,如果程世杰知道陈国栋在莱阳张氏的收获,一定会感慨。

    孙元化这个巡抚,与莱阳张氏比起来,就是一个穷鬼。

    巡抚衙门其实也有钱,银子还不少,足足有十二万两之多,其中还有五万余枚是银圆,这些银圆非常庞杂,有荷兰马剑银币,也有西班牙鹰币,也有盾牌币,但是非常可惜,这种银币没有收藏价值。

    因为存世量太大,超过一银币,一块银币在网上售卖一百二到一百八十块钱之间,当然,程世杰也不会对孙元化客气。

    他走进书房后,孙元化就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程世杰也不着急,也不管孙元化听或不听,直接像唐僧念经一样,将他在得知孙元化身体有恙,在关切之下,他找遍了宁海城,找到了一个存世古方,找到药,就迫不急待地来登州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