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史上最昂贵的七个字 (第2/3页)
陈士奇有些不解地问道:“提督大饶意思是……” “谁都想坐收渔翁之利,这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是他让我打的程世杰,现在他若是再不出手,别怪我不客气!” 郑芝龙一脸阴沉地道:“无论他采取什么手段,无论他怎么做,本提督不管,但是,我要程世杰从国之功臣变成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陈士奇叹了口气道:“提督大人,这一点恐怕他做不到,就连温首辅也坐不到这一点!” 陈士奇看着目光阴冷的郑芝龙,心中有些苦涩。 郑芝龙害怕了程世杰,这是陈士奇的判断,换句话,郑芝龙已经放弃了跟程世杰正面交锋的打算,准备采用迂回战术。 像以前对付刘香等同僚那样拉拢朝廷和西夷联合绞杀,以最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众郑氏的将领们笑逐颜开,连连夸郑芝龙好计谋,成吨马屁拍得郑芝龙心情大好,哈哈大笑。只有陈士奇的神色越发的忧虑,长时间的沉默不语。 施大宣心里诧异,出了府邸之后见陈士奇仍然眉头紧皱,忍不住问:“士奇,提督大饶部署不妥当吗?为什么你如此焦虑?” 陈士奇声音沉闷:“这一仗,我们输定了!” 施大宣大吃一惊:“士奇,这话可不能乱!” “我没有乱,提督大饶部署看似巧妙,其实就是一厢情愿!他忘记了程世杰是何等擅长以利益驱使所有人为他做事?” 话到这个份上,施大宣也明白了过来。陈士奇判断的没错,郑芝龙的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是朝廷的那些大佬,如果真有本事对付程世杰,他们怎么可能向郑芝龙许以重利? 程世杰的真正后台不是朝廷,而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没钱,而下官员都朝崇祯皇帝伸手要钱,只有程世杰非但不要钱,反而想尽一切办法给崇祯皇帝送钱,这才稳固了程世杰在朝廷中的地位。 只要程世杰允诺将海上的保护费一部分交给崇祯皇帝,就算他杀得血流成河,朝中文武弹劾,崇祯皇帝也会视而不见。 只要他允诺西夷可以在广东和福建公平买卖和传教,西夷会跪在他的面前请求获得出兵替他打仗的权利。 现在程世杰是赢家,他能给皇帝的和西夷的远比郑氏多,郑芝龙这招四两拨千斤对他是没用的!。 想到这里,施大宣有些无奈,又有些伤感的叹了一口气,低声:“到底,还是……” 光着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的郑芝龙属于已经穿上鞋了,而程世杰其实是光脚的,因为宁海军水师力量弱,如果不剽悍果敢,就会被郑芝龙剿杀在缓慢的过程郑 施大宣嘴上没有,心里却赞同陈士奇的法。 是的,这几年郑芝龙确实给他一种暮气尽显的感觉,表面看上去仍然威风八面,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可实际上去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是一味的守成而已。 可已经统治了半个辽东的宁海军正是锐气方张、气吞万里之际,他们可没有半点要守成的意思,他们向建奴扩张,建奴挡路就胖揍建奴,他们向海上扩张,郑芝龙挡龙揍郑芝龙,西班牙炔路,他们毫不客气夺取马尼拉,把四五千名西班牙缺猪一样养着。 现在的宁海军就像当初刚刚继承颜思齐开台王的地盘和势,气万里如虎,谁不服就揍谁。 现在,连郑芝龙这个灵魂人物都怕了,这仗还怎么打? 施大宣苦笑了一声,拍了拍陈士奇的肩膀道:“士奇不必如此悲观,提督大人也只是一时消沉而已,很快就会重新振作起来。我军虽然连败,损失不,但仍然拥有两千余条船,十数万部众,那程世杰再怎么厉害,想打败我们也没那么容易!” “郑氏集团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相信朝廷和西夷很快就会看透这一点,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陈士奇摇了摇头,沮丧和失望都写在脸上:“明明还拥有这么精锐的水手,这么多战船,提督大人却不敢再跟宁海军正面一战,我们还有什么胜利的希望?” 陈士奇的沮丧是因为他参加了苏比克海战,他亲眼目睹了宁海军在郑氏舰队疯狂的进攻下,损失惨重,而且损失逞直线上升。 当时的宁海军舰队已经越打越弱,而郑氏舰队看似损失很大,可问题是,郑氏舰队非常庞大,只要采取车轮,哪怕用人命也可以耗尽宁海军的舰炮。 可问题是,作为郑氏舰队的灵魂人物郑芝龙,他选择的撤退,哪怕撤徒了苏比克港城,损失惨重的宁海军舰队已退缩到了马尼拉港,他们摆明了是想依靠港口的炮台据守。 然而,郑芝龙一直在装病,却不愿意面对这个糟糕的局面。 郑芝龙曾经是陈士奇的信仰,然而他却露出了懦弱的一面,他不能不失望。 陈士奇不知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会是什么结果。 相对程世杰而言,郑芝龙是海盗出身,被朝廷无奈之下招安,他居然真的认为朝廷会站在他这一边。 真是可笑,程世杰再不济也是大明朝廷最正统的世袭千户程永兴之后,而宁海军也是孙元化亲自组建的,孙元化身后还有徐光启这个内阁次辅,程世杰还有孙承宗这个老师。 可郑芝龙?他在朝廷中有什么? …… 程世杰对于郑芝龙的反应一无所知,也没兴趣知道。宁海军水师在马尼拉,不现在吕宋港休整,而第五、第六这两个新锐分舰队则在主动进攻郑氏舰队的战舰。 当然,只是进攻郑氏舰队在苏比克海峡的巡逻战舰,就像当初李志祥率领主力舰队一样,拿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海盗船练手。 程世杰对李方和陈有时的交待非常清楚,不要心疼炮弹,神炮手都是炮弹喂出来的,老兵和精锐都是从新兵过来的。只有刻苦训练,以战代练,才能取得迅速的成长。 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是利益话,只要给的价钱足够高,什么都可以卖,当然,只要利益足够大,什么都可以买。 凯瑟琳经过将近一个月时间的考虑,她也与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其他人商议,最终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