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_第267章高杰本公子罩你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高杰本公子罩你了 (第3/4页)

好好学习,当初太祖皇帝因为家贫,他为了能够活下去,被逼无奈出家做了和桑太祖皇帝在十五岁之前,一个字都不认识,然而,他为了活下去,只能在皇觉寺里学习佛经,二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义军,在军队里开始学习读书识字,学习兵法,为大明打下夯实的基础。”

    程家龙苦笑道:“我怎么可能与朱……”

    他本想直呼朱元璋的名字,可问题是,想到朱微媞就是大明的公主,下意识的改口:“我何德何能与太祖皇帝相提并论!”

    “千百年以来,无人可以出太祖皇帝其名!”

    朱微媞道:“当然,也不是让你跟太祖皇帝比,而是让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朱微媞也不好再刺激程家龙,她放下这叠不成样子的稿子,用毛巾擦掉程家龙脸上墨水,她拿起毛笔,:“把这样东西的形状尺寸告诉我,我帮你画吧,要不然还不知道你要画到什么时候。”

    这一下,程家龙高兴了,他一屁股坐下,用手支着下巴,用手比划着:“先来装车吧。我要造的装甲车车长六米……”

    “米?”

    朱微媞道:“什么是米?大米?”

    “不是,三尺为一米,这车长是十九尺!”

    “一丈九尺!”

    “宽是八尺!”

    “八个车轮!”

    在程家龙的描述下,朱微媞手中的笔随着他的描述而动,真是奇怪,同样是毛笔,不管他怎么用,画出来的东西都是黑乎乎的一团,而朱微媞画出来的线条却极细而极工整,就算让他用画图笔也未必画得出这么美的线条来!

    程家龙是彻底服气了,古饶智慧真不是盖的,至于在玩毛笔这方面他自叹弗如……

    翌日一大早,程家龙起床之后,在院里练了一遍拳法。

    作为程家龙的伴读,除了施琅和郑森之外,还有新来的河南人赵应奎,李志祥的儿子李在扬。

    程家龙看着新来的伴读,就叫道:“李在扬,你过来陪本公子练练!”

    李在扬虽然才十五岁,可问题是,李在扬十五岁跟着李志祥已经参加了对郑芝龙的战斗,也参加过吕宋的战斗,也打过荷兰人,别看从军仅仅一年,却有八个多月时间在战斗。

    程家龙自以为不错的身手,在李在扬的眼中,简直就是孩子过家家。

    程家龙其实已经找施琅和郑森练过了,施琅虽然刚刚开始故意让着程家龙,可问题是,程家龙步步紧逼,施琅就拿出了真功夫,程家龙就不愿意再与施琅对练了。

    “公子,这不好吧?”

    “废什么话,过来!”

    程家龙看着比自己还要矮上三寸的李在扬,心想打不过施琅,还能打不过你李在扬,程家龙现在已经想起了施琅是谁了,在后世有一个电视剧叫施琅大将军,不过里面的施琅可不是什么好人,他背叛郑成功,投靠了康麻子。

    在程家龙看来,这个施琅找个机会弄死他,省得将来施琅再坑了自己。

    可是李在扬这个名字对于程家龙非常陌生,应该不是什么大明名将,如果是李定国,程家龙肯定不会跟他动手,李定国非常难打。

    “哎呦!”

    当程家龙试探性向李在扬进攻的时候,李在扬一个低扫腿,程家龙就倒在地上,赵应奎指着李在扬道:“李在扬,你完蛋了,你敢以下犯上,来人哪,把李在扬拿下……”

    “算了!”

    程家龙还算光棍,打不过李在扬用身份压人,算什么本事?再,他也想练成高手。

    然而,现在程家龙最想的不是成为高手,而是打造出他的装甲车。

    “快扶本公子起来!”

    程家龙还没有城府,直接对赵应奎道:“你少拍马屁,扣你半个月工钱!”

    李在扬这下乐了。

    赵应奎算是吴胜的徒弟,功夫自然是不错的,为人却非常圆滑。

    程家龙带着两名伴读,以及十数名侍卫径直走向枪炮局,可问题是,别看程家龙是程世杰的独生子。但是枪炮局是禁地,没有程世杰的命令,亲儿子也进不大门。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程家龙非常沮丧。就在程家龙返回宁海军总兵府的时候,只见前面有上百名扈从拥簇着十五六辆马车过来,这一行人占据了大半个车道,显得非常张扬。

    程家龙看着这些马车,只有一辆马车是载客式四轮马车,其他十数辆都是载货式马车。

    似乎是坐马车的人想要透透气,将车帘子掀开来往外看,露出一张如花似玉的脸,邢氏想开车外的景致,却与程家龙的目光撞到一处。

    一身劲装武士服的高杰也看向程家龙,他看着程家龙肆无忌惮的看着邢氏,心中隐隐有些不悦,但是看着程家龙年龄尚,也没有太过在意。

    在辽东的高杰,此时没有半点安全感,他和邢氏四五百万两银子的财货,正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他们的这些银子和黄金就是他们的原罪。

    高杰必须尽快抱一条大粗腿。

    马车来到宁海军总兵府门口还有一百多步的时候,门口的侍卫大喝道:“站住!”

    高杰跳下马车亲自拿着拜帖走向宁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