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南下 (第3/3页)
说的,放在蒸屉上蒸热,切片连蘸酱一起端上来。
楚向前等宫老头动了筷子后,先给老太太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虎rou,这才夹了一块放在自己嘴里。 还别说,味道确实不错。 宫长庆和老姜则有些羡慕的看了眼老太太,暗骂楚向前没给自己夹菜。 但这话只能放在心里。 别看老姜都70多了,胃口却好的很。 5斤虎rou,楚向前顶多只吃了1斤,老太太也差不多半斤多。 其他的全被老姜和宫长庆吃光了。 看的楚向前都担心这两个老头会积食。 老姜却摆摆手,“隔20年前,我还一顿饭吃过3斤大肥rou,现在才2斤不到就吃不下了,确实是老了。” 听的楚向前直翻白眼,不过这也说明老姜的身子骨确实不错。 同时也说明,他和宫二在港岛的日子吗,没想象中那么好。 仔细想想,其实这才正常。 港岛真正迎来发展期,得是70年代。 这时候不仅混乱,帮派林立,港岛警察也已经公开收黑钱。 生活上的日常供应,绝大部分靠进口,很多人吃饱饭都是问题。 把碗筷收拾好后,楚向前问道,“师傅,您去港岛见师叔的话,要不要我帮您弄船票?” “不用”,宫长庆摆摆手,“我在津门那边还是认识几个人的。” 楚向前也不多说,想了想后,从口袋里掏出两根一两重的金条放在桌上。 “今儿刚收到一个客人要鹿茸的定金,我进山打猎反正是随便走走,就能弄到一头梅花鹿。这钱您和师娘带着当做应急用。” 宫长庆看了眼楚向前,见他一脸真诚,没这么犹豫就点头收了起来。 这下又让老姜羡慕起来。 即便是港岛,两根金条也不是小数目。 港岛这年代和美金、英镑的兑换比例是1比4,和1比16。 而且这兑换比例,维持了很多年。 一根金条差不多208港币,两根就是416,大概是普通人三五个月的工资了。 楚向前在宫家又待了一个多小时,说了不少注意事项,这才起身回家。 等他一走,老姜开口道,“看这样子,宫大爷这位徒弟不缺钱?” 老太太眼神一拧,宫老头却不在意的说道,“这小子每个星期都进山打猎,又找关系搞到了借调证明和打猎许可。 随便卖给一些单位一头野猪,就比他几个月的工资都高。” 这下老姜心里最后一丝担心也没了。 徒弟有钱,不仅学武方便,也不用担心他会惦记上师傅的家底。 而且看楚向前毫不犹豫拿出两根金条来看,这小子也大方。 可对楚向前来说,要是能用钱换来宫家的绝技,一百根10两的金条他都愿意。 出了宫家,楚向前骑上边三轮,带着大壮和红妞,故意往山田幸子住的地方走,在一条没人的巷子里,拿出军大衣换下身上的皮草大衣。 然后把武装带,枪套带在身上。 等到了一个二进小院子外的街上,还刻意等了等。 直到山雀看到山田幸子的儿子,落寞的坐在院子大门口的台阶上,等着母亲回来。 这才发动摩托开过去。 几个大姨、老头看到他一身军服,肩膀上还有治安警的袖标。 忙大喊着,“同志,公an同志等等。” 楚向前装作意外的样子,停下摩托,几个大姨、大爷立马围了过来。 只是因为大壮和红妞一直盯着,不敢走到楚向前跟前。 只能隔着两米远,指着坐在门槛上,看起来只有7、8岁的孩子说道,“同志,这娃娃的母亲前天说有事,得出门去乡下换点红薯回来。 给了邻居1块钱,求帮忙照看一下。 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四天,人却一直没回来。 我们本想去派出所报案,只是今天到底是大年初一,就算和值班的人说了,也没人手去找。 这不,看您骑着边三轮,就想求您帮帮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