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_第一百一十八章 挂丹求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挂丹求材 (第3/3页)

 黄昏下,黑压压一片村民,在老妇人的带领下跪拜祈祷。

    长桉条几上,摆满贡品。

    仔细一瞧,虽都是不值钱的物什,但也琳琅满目,诚意十足。

    “列祖列宗在上,求求你救救山歧村吧!今年村里年景忒坏,前旱后涝,家家歉收,秋税又到,大家都无余粮,还有两日秋税期满,再不缴粮,怕是要卖宅卖地……”

    “列祖列宗啊,山歧村若是能过了这个难关,定为您修祠立龛……”

    老陈媳妇跪在供桌下,说着半方言半文绉的辞藻,显然是经人教授过,却又学个不全,落了个不伦不类的模样。

    不过,表达的意思,莫川听懂了。

    正因为听懂,反而头皮发麻。

    坏事了。

    今日莫川,已非吴下阿蒙,已然意识到,这支香火怕是保不住了。

    话说,何塬村丢牛之事,他为何借牛妖之口,送上银子作为补偿?

    就是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可以显灵显圣,但切忌直接赠送财物。

    不然,其他人听了,也跟着效彷,他是送还是不送?

    送,陷入怪圈。

    不送,只怕信仰崩塌。

    最好的香火,乃是类似于他在瓦北村柳树下,给大圆寺光印和尚所讲的《张助斫李树》中的香火。

    ——似灵,似不灵。

    说它不灵,确实有人如愿得尝。

    说它灵,却并非人人得偿所愿。

    这样的香火,在人云亦云之下,最好维持,且经久不衰。

    所以为了拿下老陈家香火,莫川并未直接赠银,而是以大小如意之法,永久性变大稻谷,以增分量。

    料想这种事情,也就老陈自家知晓,便是说与外人听,怕是也半信半疑。

    怎料,怎么就突然闹大了?

    待听到那“年景忒差”、“前旱后涝”、“秋税”……等等词汇,莫川恍神间,隐隐猜到了真相。

    陈家之事,恐怕并非孤例。

    仔细打眼瞧去,祭拜之人皆面带菜色,不少人神色枯藁,消rou甚臞。

    “哎!”

    莫川摇头叹息,拂去眼前香火。

    ——这支香火,不要也罢。

    一来,所涉人口太多,法力有限,根本无法将所有人家粮食永久性变大增多。

    二来,这次如愿,下次再求,如何处置?

    允之,岂不是成了许愿机器?

    不允,大恩如仇,村民必然毁祠拆堂,又何苦来哉?!

    ……

    ……

    神前酾酒罢,风散纸钱灰。

    一番祈祷结束,各家各户收回从牙缝中挤出的贡品,面带忧色的回家了。

    唯有不知事的稚童,欢天喜地跟在父母身后,欢喜今晚可以吃到一份丰盛大餐。

    事实上,稚童们确实吃到了。

    在父母略显忧虑、惭愧的目光中。

    这或许将是他们在家中吃到的最后一餐,也或许是入冬前的添膘饭。

    入夜。

    村如坟冢,不见灯火。

    瞧了一场热闹,吃了一顿大餐的稚童,早已累得沉沉睡去。

    唯有大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孩子他爹,明儿要是不显灵……咱们卖地吧?”

    “卖地!你疯了?崽没了,还能再生,地没了,我们吃什么?”

    “可是,俺舍不得……”

    “啥舍不得,狗离崽子叫三天,过三天就好了。”

    压抑的议论声,在黑暗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

    俄而,有婴儿啼哭声传来,羸弱如鸟啼,也唯有这万籁俱寂的夜色,才能听得清清楚楚。

    “大人都干瘦如柴,哪能奶活孩子,还不如趁着还有气儿……”

    感慨生未落,便戛然而止,似乎想到了什么。

    议论人家总是容易,轮到自己,个中滋味,方知厉害。

    婴儿哭声逐渐平息。

    只是村子却悉悉索索,传来一些似有似无的动静。

    山歧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希望的哭声都没了,这村子还有希望吗?

    云叆叇,日曈曚。

    难捱的寒夜,终于迎来黎明。

    村子渐渐醒了过来。

    那是早起的妇人,那是辗转反侧的汉子,那是懵懂无知的孩童。

    少顷,一声尖叫传遍全村。

    继而此起彼伏,又哭又笑,喧嚣如节。

    村子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