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慧通禅寺 (第1/3页)
奉河县,云州小邑。 城虽小,城内富户却不少。 尤其是东榆巷,街道宽阔,朱楼林立,青石街道上,石狮符拔,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如此富贵之地,周遭自然不缺商贾店铺。 便是不入流的摊贩,也嗅着人气,扎堆而聚。 便在这东榆巷口背风处,支着一个汤饼摊子,滚滚蒸汽,在这冷冽寒风中,显得格外诱人。 这不,一名青衣道人行至此处,略一盘亘,便径直而来,点了一碗。 摊主是一位扎着头巾的黢黑汉子,闻客来,从木盆中取出早已揉好的面团,搓如箸大,一尺一断,浸冷水后,投入沸腾釜中。 待出锅,撒上一层香菜碎末,一碗汤饼新鲜出炉。 瞧着颇有几分刀削面之感。 “汤饼来喽!” 汤饼上桌,莫川拿起快子细瞧,飘着细碎香菜的汤水下,沉着块块汤饼,几片猪油花点缀着清汤寡水,看卖相实在不咋地。 不过,他也习惯这方世界的贫瘠。 待嗦了一口,竟滑美殊常,惊讶道:“师傅,这面里可是加了料?” 摊主闻言一脸惊讶:“幼,道爷好舌头,一口便瞧了出来。不瞒道爷,咱这汤饼,可是细绢筛面调入秘制rou汁,堪称奉河一绝,便是东榆巷的老爷们,也是常客。” 摊主话未说完,旁边便传来食客揶揄声:“人家老爷什么山珍海味吃不到,还来吃你这撑肚汤饼?俺怎么没瞧见过?” 摊主急了:“去去去,你知道个屁,老爷们落不下面儿,自然不会来,可人家不会差家仆来?” 那食客笑道:“是吗?你跟我说说都有谁?” 摊主道:“吃你的饼吧,这话俺能说?” 看得出来,打趣的应该是老主顾,言语多有放肆。 莫川闻言打蛇随棍上:“贫道瞧着这条街巷颇为气派,这都是谁的府邸?” 摊主闻言顿时满面红光:“听口音,道爷不是本地人吧?” 莫川道:“可不是,冀州来的。” 摊主:“难怪!说起这东榆巷,那可是大有来头……” 在摊主侃侃而谈中,莫川总算对东榆巷有了一个基本认知。 尤其是害死红衣女疑凶——赵府老爷。 据说,赵府老爷并非本地豪绅,乃是左迁而来的官吏,隶属清吏司,任金曹,负责奉河农桑及盐铁赋税。 其职位堪称肥差,富得流油。 据说,来奉河县仅一年,便置下千亩良田,教人咋舌。 这些令乡民又羡又妒之事,莫川不感兴趣。 倒是他最关心的红衣女王莹莹桉,发生在十几年前,莫说知晓,摊主甚至不知此事。 不知是家丑不可外扬,被赵府封了消息? 还是红衣女杀光了凶手,反而阻断了消息传播? 莫川打听至此,有心进府抓个老人问询,又恐打草惊蛇,只能暂且作罢。 思来想去,索性出城,唤出灯草和尚,伸手一指,大小如意吹涨之下,令其大如稚童,修为暴增。 “此城东榆巷赵府,大概在十几年前发生一桩命桉,你且寻附近妖邪打听打听,切记,莫要打草惊蛇,若有消息,手奉供香唤我。” 莫川吩咐道。 举头三尺有神明。 赵家能封口当事人,可封口不了当地妖邪。 “是,道爷。” 灯草和尚连忙拱手应下,转身离去。 莫川瞧一眼太阳,待辨别好方向之后,随即以大小如意之术调整身高,又以喷化之术改变外貌,这才迈脚而去。 ——他打算去收留赵府疑凶、令红衣女又惧又恨的寺庙看看! 此庙位于奉河城往西约七里,名慧通禅寺,传闻是座千年古刹。 行至半路,恰逢一名老汉,正挑着蔬菜,往西边行去,莫川追近问道:“老伯留步,敢问慧通禅寺怎么走?” 那老伯身披蓑衣,肩挑竹筐,行动颇为不便。 闻言整个人转了身,待看到莫川笑道:“巧了,老头子正要去给慧通禅寺送菜!” 莫川一喜:“哎幼,真是赶巧,正好搭伴。” 老汉笑:“中!” 莫川瞥一眼竹篮,问道:“这寒冬腊月的,老汉送的是什么菜?” “胡荽,寺里法师爱吃。” 胡荽,胡人之荽菜。 香菜也! “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