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狗上桌了 (第1/3页)
过了正月初五,虽然每天都是节,春节气氛却迅速澹去。 扶鸾观香客每日愈减。 然而扶鸾观道士却愈发忙碌起来。 因为正月初九,扶鸾观将举办一场玉皇会,全称:玉皇大帝圣诞祈福法会。 ——这天正是玉皇大帝诞生之日。 在这一片忙碌中,本该主持大局的扶鸾观主——常清道长,却罕见幽居后院,潜心闭关起来。 观中大小事务,尽数落到广清道长肩头。 广清道长,乃是扶鸾观礼云极观祭祖典礼之后,加入扶鸾观的游方道士。 修得三五载道行,会两手不起眼的符箓之法。 治些小儿惊吓、残魂怨魄尚可,若遇到厉鬼大妖,那可就抓瞎了。 然而小儿惊吓不常有,便是有,也大多被当地“五大仙”、“四大门”、“神婆”……之流垄断。 因此未加入扶鸾观之前,广清道长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如今落叶归根,走江湖历练而出的人情世故,管理起扶鸾观倒也得心应手。 正月初八,广清道长敲开道童玄云袇房。 不大房间里,整理得正正齐齐。 酸枣木桉几旁,一名稚嫩童子一边挠着脑瓜皮,一边拨着比他小手小不了多少的算珠,正在学着术数呢! 广清瞧见这位稚嫩童子,眼皮便是一跳。 望生仙童道行是愈发精深了,如今已然实体化,这是修为至甲子的标志啊? “弟子玄云,见过师叔。” 玄云开门瞧见广清师叔,连忙恭敬执弟子礼。 “好好好,玄云呐,你师傅明日可能出关?” 广清道士温声问道。 “弟子不知,师傅说,这次得了祖师爷授法,一时半会恐怕出不了关。”玄云道。 “这样啊?” 广清道士略一沉吟道:“玄云啊,扶鸾正统在于常清师兄,以及你身上,所以明日玉皇会斋蘸科仪,师叔希望由你来主持。” 玄云闻言连忙摆手:“师叔又拿话逗我了,我年方十二,出面主持斋蘸科仪,让清水县百姓瞧着,还以为扶鸾观没人呢!师傅闭关,此事当由师叔主持。” “这……”广清道士略一沉吟,颔首道:“也罢,那师叔便僭越暂领扶鸾弟子斋蘸科仪!” “理应之义!”玄云作揖。 广清道士满意了,又寒暄一番,这才离去。 他如此重视玄云道童,与其说是玄云道童代表着扶鸾正统。 不如说是因为扶鸾观不同于其他道观,可以说,全观伟力集于祖师爷一人,观中弟子哪敢随便篡位? 广清道长很清楚,即便观主常清仙去,他坐上观主之位,也不过是为玄云守观。 除非……道法精进。 这在其他道观,希望渺茫,毕竟广清已经五十有三,且道法浅薄,但在扶鸾观,大有可为! 因为扶鸾观修得可是鬼仙。 想到这,广清道长愈发振奋,忙碌一天的疲惫都仿佛一扫而空。 …… 希望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在广清道长满怀希望之时,扶鸾观主常清已然站在他的希望终点。 “这便是……出阳神?” 扶鸾观后院静室内,已出阳神的扶鸾观主,静静站在皮囊前,眼前熟悉躯壳,令他振奋之余,亦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怅然之感。 他六岁捡柴时,偶遇师傅路过。 师傅瞧他机灵,想引他入道,恰巧他家中贫寒,父母几乎想也没想,便同意了。 没人知道,他的童年,从那一刻起,正式开始。 那时候,扶鸾观尚未彻底衰败,跟着师傅的他,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睡觉。 闲暇时,还能听到各种瑰丽传说。那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他用了两年时间,不仅识文断字,更是背下三五本经文。 可惜,好景不长,他尚未成年,师傅便突兀仙去。 几位师兄一番商量之后,怀揣道观仅剩钱财,外出历练去了,这一去,便彻底没了声音。 还记得那个大热天,他去道录司勾销师傅名册时,懵懵懂懂的他,在院外站了一上午,晒得那叫一个汗如雨下。 街上一文钱的茶水,他偷偷瞄了许久,没敢上前。 其实,他大可以上前,大大方方讨上一碗。 可惜,少年羞怯。 也幸少年曾羞怯,如今忆起,更添唏嘘和神往。 想到曾经那个懵懂少年,扶鸾观主轻轻一笑,感受着失去衰老rou身掣肘的神魂,那不知疲惫的少年感,仿佛再次归来。 天道垂怜,若无老病,死该多么令人留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