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8.第238章 晋阳王氏 (第1/2页)
预料中大动乱没有出现,虽然有很多大户,都不愿意借给官府钱粮。但是最终,还是将家中的钱粮借了出去。 陈旭规定,各个郡县的豪族,至少要借给官府百分之七十的钱粮。 但是这些人的家中,到底有多少钱粮,除了他们的家主,没有一个人知道。所以在这个方面,那些大户人家,却是可以做些文章。 当然,陈旭也没有太过强硬,非要详细计算各家财产。只要每家借给官府的钱粮,跟他们家族的势力相匹配就行。 至于到底有没有百分之七十,陈旭却是不得而知。 后来,据程昱推测,这些家族,他们最多,只借贷给了官府两层的钱粮。 饶是如此,集合整个并州豪族家中两层的财物,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当陈旭看到府库中,聚集来堆积如山的钱粮以后,久久不语。 向豪族们的借贷,虽然缓解了并州钱粮匮乏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陈旭,却是债台高垒。仅仅每年是要支付的利息,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一次,陈旭是真心向这些人借贷,他可没有赖账的心思。 若是他真的敢不还并州豪族们的钱粮,恐怕就连他这个并州牧,也不可能继续当下去了。 对于那些豪族们的势力,永远也不要低估。 这一次,那些豪族之所以如此爽快的借粮,未尝没有投石问路的心思。他们知道,陈旭想要安顿两百万人口,除了向他们借粮,就没有别的办法。 若是他们执意不借,必定会招致陈旭的怒火。既然如此,他们就开始配合陈旭的借贷,顺便向陈旭释放一个友善的信号。 毕竟,陈旭在诸侯之中的实力,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强大了。而并州的强大,也是这些并州豪族愿意看到的。 天下乱象已显,这些豪族不会不知道。他们若是想要,让自己的家族经久不衰,就必须依靠一方诸侯。 陈旭虽然出身贫寒,对豪族的印象也不算好。但他毕竟是个有实力的诸侯,并且为人还比较讲信用。陈旭当黄巾贼的时候,也不是瞎抢一气。 而且并州很多的地方官吏,还有着大量的空缺。若是能够与陈旭打好关系,那么他们本族优秀的子弟,都很有可能会被选中,牧守一方。 这一次的借贷,虽然绝大多数的豪族,仍旧藏了很多钱粮。 但是有几个比较看好陈旭的豪族,却是倾尽家财,借贷给陈旭。他们这是在押宝,若是陈旭能够成事,对于这些全力支持他的人,陈旭自然也不会亏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面对那些人释放的善意,陈旭自然不会看不到。对于他们,陈旭往往都是亲自上门道谢,并且询问他们家中,是否有子弟愿意为官。 并州的豪族,虽然比不上中原的州郡。但是他们族中的子弟。所接受的教育,仍旧远远要超过普通百姓。 而且那些真正的大族子弟,他们并非像电视中,那些纨绔子弟一般。不但无才无德,还喜欢惹是生非。 相反,真正的世家子弟,都是才艺双全之辈。在并州,这些大族子弟,往往还拥有一身不错的武艺。 这些人,身为一县县令,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这些家族,向陈旭推荐的族中子弟,都是家族的精英。 陈旭正在考虑这段时间的事情,忽然听到一阵急促脚步声,他抬头看去,才发现是陈宫。 “叔父,何事如此慌张” 陈宫面带喜色,对着陈旭说道:“主公,大喜事啊。王叔优前来拜访主公,说是愿意将家中财物,尽皆借贷给主公,并且不要利息。” “王叔优” 陈旭才开始听到这个名字,还有些疑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陈宫急忙说道:“就是晋阳王氏,他以前担任过使匈奴中郎将。” 听到陈宫的话,陈旭这才猛然打了一个激灵。虽然前世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他却知道,晋阳王氏,那可是真正的豪门望族。 可以说,晋阳王氏只要跺跺脚,整个太原郡都会抖上三抖。 王叔优的名字叫做王柔,陈旭没来并州之前,他才是使匈奴中郎将。 后来陈旭忌惮王氏势力,并且希望安插亲信,这才封了陈静为使匈奴中郎将。至于王柔,却是挂印辞官。 王柔还有一个弟弟,叫做王泽,担任代郡太守。王氏一族,世代为官,是当之无愧的大族。 前面的晋阳豪族聚会,那个为陈旭说好话的老人,就是王泽、王柔的父亲。 说起王柔、王泽两人,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是王泽的儿子王昶,却是非常出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