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81.第381章 谋兵权 (第1/2页)
兴平元年,一整年都是全国大旱。 纵然朝中百官,借鉴了文昭治理并州的经验,第二年的收成,仍旧是了廖寥无几。 如此一来,整个天下的饥荒,越发严重。 四关之地,都被文昭麾下大将取得,待关中局势稳定下来以后,文昭就将徐晃、高顺、张绣全部调了回来。 由于箕关、函谷关都在司隶境内,并没有与其余诸侯接壤。 因此,文昭只派遣了两员副将,让他们分别领兵一千驻守这两道关卡。 至于武关,文昭却是派遣张绣领兵三千驻守此地,南拒荆州。 文昭任命的散关守将,却是让诸将都感觉无比惊讶。 散关毗邻凉州、益州,是个非常紧要的去处。当众人都认为,文昭会派遣一员大将前去的时候,他却让刚刚及冠的郝昭,前去接替张辽,成为散关守将。 至于张辽,陈旭让他收编了八千参狼羌骑,而后张辽就带领这些参狼羌兵进入凉州,以战养战。 一年以来,不断有并州的百姓,以及其他诸侯境内的流民涌入关中。虽然极大的充实了关中得人口,却也为文昭带来了巨大的后勤压力。 关中稳定以后,并州的官吏也都纷纷涌入关中,进入蒲坂。如今的蒲坂城郭高大,气势恢宏,人口稠密,早已没有了往日落魄的景象。 政治中心的转移,却让并州变得有些空虚。为了更好地掌控并州,陈旭没有召回陈宫,反而上表他为并州牧,总揽并州一应事务。 除此之外,陈旭更是派遣张扬、呼厨泉带领着五千匈奴骑兵,协助陈宫镇守北方边塞。 就连得胜归来的徐晃,也被陈旭派往太原郡,协助陈宫驻守并州。 如今并州境内,陈宫总揽全局,徐晃以为陈宫臂膀。陈虎带兵镇守雁门郡,王延带兵镇守上党郡,张扬带兵镇守五原郡。 并州乃是文昭之根基,他对于并州极为看重,绝不愿意看到并州有失。 蒲坂城,大将军府内。文昭将张裕喊来,向他询问夜观天象的结果。 张裕紧紧皱起了眉头,有些犹豫的说道:“主公,如今天机越发混乱,想要理清头绪无比困难。我只能隐约感觉到,这场干旱还会持续很久。” 文昭一怔,揉了揉眉头,感觉有些疲惫。 “今岁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却也难以支撑境内庞大的消耗。若是干旱再持续下去,境内粮草恐怕将会无以为继啊。” 张裕亦是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 “踏踏踏” 忽然之间,一阵脚步声响起,只见李儒、陈静联袂而至。 “文优,阿静,你们两人也来了” 两人纷纷向陈旭施礼:“见过主公” 文昭起身,扶住两人的手臂,说道:“这里又无外人,为何如此见外” 两人笑了一下,没有接话。 李儒目视陈静,陈静会意,直接对文昭说道:“主公,我与文优监察朝中百官,发现他们如今都已经将手伸得很远。” “不少朝中公卿,仗着自己的权势,纷纷在地方安插亲信。若是长此以往,恐怕他们的势力会逐渐增强啊。” 这一年来,由于文昭还政天子,于是满朝公卿,也开始慢慢掌握了一些权力。 他们安插自己的门生故吏,四处为官之事,陈旭早已知晓。 然而,面临文昭这座大山,那些公卿虽然也会利用职权谋些私利,但是他们推荐的人才,倒也是能干之人。 可以说,关中之所以这么快的回复元气,与满朝公卿以及他们推荐的人才,亦是不无关系。 以前大汉天子荒唐,世家权力巨大,都是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天下才会乱成这样。 但是如今陈旭坐镇朝中,虽然被他名义上不管理政务。但是满朝公卿也知道,若是他们做得太过分,手中的权力肯定会被陈旭收走。 先后经历过董卓,李傕、郭汜之乱,这些公卿家族的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他们完全没有了,对抗陈旭的资本。 不得已之间,这些人都把自己的野心隐藏了起来。 而且,朝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是野心家。仍旧有不少大臣,乃是真正忠于汉室之人。 他们现在都齐心协力为天子谋划,如此一来,他们爆发的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 说到底,陈旭现在的势力虽然很强,但是比起那些积累过数代的豪族,人脉仍旧有些薄弱。 若是换成文昭来治理关中,所起到的效果,恐怕远远比不上那些人所推荐的人才。 毕竟,文昭手下虽然不缺顶级谋士,但是基层官吏缺失极为严重。 摇了摇头,文昭说道:“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