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88.第388章 围杀 (第1/2页)
士孙瑞昂首挺胸,挡在文昭身前,指着董承喝道:“大将军征战四方,有功无过,天子为何想要诛杀大将军” “大将军乃栋梁之才,陛下想要兴复汉室,平定四方,免不了借助大将军之力。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尔手中并无诏书,却妄言此乃陛下旨意,真是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今日除非你将我一同杀掉,否则休想动大将军分毫” 司空张喜亦是骂道:“吾乃朝中重臣,每日只听陛下说大将军之好,又岂会下令诛杀大将军。” 而后,他指着那些手持武器的士卒,厉声喝道:“大将军乃国之栋梁,尔等何敢以下犯上意欲造反耶” 那些士卒被张喜强大的气场震慑住,不由纷纷后退了一步。 董承见到司空张喜、卫尉士孙瑞,全都竭力维护陈旭,不由心中一跳。他算来算去,就是没有算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张喜、士孙瑞身体力行以后,有不少朝中官吏,居然也都是有样学样,将文昭团团围了起来,大声斥责董承。 文昭视之,发现足足有一半的朝中官吏,居然都挺身而出。 “怎会如此” 文昭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疑惑不解。按理来讲,文昭跟这些官吏并无太多交情,他们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自己,而如此行事。 其实,那些挺身而出的官吏,他们心思各异,都有着各自的打算。 由于董承出身西凉军,自身也是一个粗鄙武夫,因此朝中大臣大多并不待见董承。 董承今日邀请众人前来赴宴,却以他们为诱饵,埋伏下刀斧手,想要杀死文昭。这不由使得朝中官吏,有种被利用的感觉,对于董承自然更加没有好感。 其二,文昭虽然把持着朝中军权,但是为人倒也并不飞扬跋扈。正如张喜、士孙瑞想的那样,大汉想要复兴,单靠他们这些文臣根本不行。 现在的文昭不但没有露出反意,反而竭尽全力稳定关中局势,发展生产。 虽然朱儁之死令人怀疑,但是文昭亦是做得滴水不漏,没有让人抓住破绽。无论如何,现在的大汉还暂时离不开文昭。 其三,无论朝中官吏如何看待文昭,但是对于他的才能还是非常认同的。他们也知道,文昭绝对不是容易对付之人。 哪怕如今董承看似占据绝对优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因此,有些人如此行事,完全是为了表明自己与董承没有关系。 假如文昭杀死了董承,他们这些挺身而出之人,不但不会有生命危险,反而会得到文昭的信任与好感。 纵然董承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如此多的官吏下手。 可以说,那些挺身而出的官吏,他们绝大多数都打得是这个主意。当然,这些人是不可能真宁死不退的,只要董承让士卒上前驱赶他们,他们也就会顺势推舟的一哄而散。 其四,文昭起于微末,乃是一代雄主,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也都文昭死心塌地。 纵然文昭最后被杀,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凭借董承自己,想要掌控文昭麾下军队,简直是痴心妄想。 因此,无论董承到底能不能杀掉文昭,他都难逃身死的下场。 届时,疯狂的文昭手下,说不定就会血洗蒲坂。若此时,他们能够向文昭表露一下忠心,到时候就很有可能会躲避杀身之祸。 这些人能够在朝中为官,大多都是非常聪慧之人。他们看到了董承的结局,这才为自己谋划,替自己脱身。 这些人不是真心为了文昭,也不是执意与董承作对,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考虑。 不得不说,相比起鲁莽无谋的董承,朝中还是有不少人看得非常透彻。 想通了这些,文昭常常舒了一口气,他盯着董承的眼睛,冷笑着说道:“你这逆贼,以为除掉了我,自己就能掌控大权,一手遮天么” 董承本来因为众多官吏,挡在文昭身前而有些扭曲的脸,顿时舒展开了。 他大笑两声,说道:“只要杀了你,你麾下之人都成了无头苍蝇,一纸诏书即可让他们投降。” 大殿之中的很多官吏,都不由摇了摇头。 陈旭可不是董卓,他麾下的嫡系将领、军队,都是出身黄巾。这些人本来就是反贼,若是陈旭活着,还能约束他们,若陈旭果真死在这里,他们必定都会发狂。 届时,不仅是蒲坂城,恐怕整个关中都会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那个时候所引起的动乱,甚至不比董卓,李傕、郭汜的时候差上多少。甚至就连在天子,也会被一些因愤怒而失去理智的黄巾军杀掉。 所以说,陈旭不能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