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2.第392章 建安元年 (第1/2页)
兴平二年,一整年都是全国干旱、饥荒遍地,再加上文昭对于朝中的清洗,更是使得朝中百官人人自危。 现在的陈氏集团,由于实力的扩充,粮草也显得越发紧张。虽然关中以及并州,都有水车灌溉田地,粮食仍旧严重减产。 不仅是陈旭的治下,袁绍、曹cao、袁术治下亦是如此。 文昭迎回天子,定都蒲坂以后,曹cao率先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天子大悦,封曹cao为车骑将军,地位仅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之下。 并且还加封曹cao为青州牧,代领徐州牧的职位。可以说,文昭对于曹cao乃是投之以桃报,报之以李。 他迎回天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诸侯不承认天子的身份,那么文昭以前的所有谋划,无疑就没有了作用。 曹cao能够派遣使者前来蒲坂,向天子进贡。不仅向天下所有人,表明了自己乃是大汉忠臣;而且还得到了天子的册封,为曹cao盘踞青、徐两州正了名。 而文昭,却用只用了一些虚衔,就确定了自己乃是大汉正统的地位。因为曹cao既然认刘协为天子,那么被文昭把持的献帝,自然会成为他手中一颗非常有用的棋子。 如此一来,日后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向曹cao下达诏书,让他听候差遣。 曹cao向天子进贡,得到好处以后,袁绍手下的谋士纷纷劝谏袁绍,让他也派遣使者前往蒲坂。 心高气傲的袁绍,却因为陈旭领了大将军的职位,而心中恼怒,却是不愿承认陈旭的地位。 然而,现在的袁绍相比历史上的势力,要差上很多。 无论是陈旭,还是曹cao,他们都占据了两州之地;而袁绍的弟弟袁术,更是占据兖州、豫州,以及扬州长江以西的土地。 反观袁绍,就连幽州都没有彻底平定,只占据了冀州,以及大半个幽州。 如今他与袁术之间,没有了兖州曹cao作为缓冲,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可以说,现在袁绍的处境,并不算好。 因此,被麾下谋士轮流劝说以后,袁绍这才咬牙派遣使者,前去蒲坂拜见天子。 见到袁绍的使者以后,文昭自然是大喜过望,而后毫不犹豫的封袁绍为骠骑将军、冀州牧的职位。 有两大诸侯作为榜样,西凉马腾、韩遂,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亦是纷纷派遣使者前往蒲坂。 文昭自然不会吝啬官职,对于诸侯自然是大肆封赏一番。直到此时,文昭才真正算得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正如以往的李傕、郭汜那样,虽然他们拥有天子,却与诸侯交通断绝,互不来往,天子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现在的陈旭,只要日后cao作得当,天子必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招牌。 而这两年来,刚刚及冠的孙策,也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由于袁术军中缺粮,于是他向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陆康不与,术大怒,就要起兵攻打陆康。 孙策曾经拜访过陆康,但是陆康轻慢孙策,不愿亲自面见他,就让自己的主簿接之。因为这个缘故,策尝衔恨于心。 袁术知道孙策对陆康心怀怨恨,他也知道孙策的勇武,于是就对孙策说:“前番吾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之地,庐江必为卿之所有也。” 孙策大喜过望,遂点齐兵马攻打庐江,大获全胜。 依照袁术的许诺,会将九江交给孙策。但是袁术反复无常,再次起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孙策因此对于袁术心怀怨恨。 刘繇乃是朝廷册封的扬州刺史,扬州旧治寿春,但是寿春却被袁术占据。刘繇无奈,只得渡江前往曲阿。 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尚在丹杨,孙策从兄孙贲又为丹杨都尉。刘瑶到达江东以后,就要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吴景、孙贲无奈,只得退舍历阳。 孙策听闻自己舅父、族弟被人刘瑶欺凌,顿时勃然大怒,他向袁术讨回了自己父亲的旧部以后,请求带兵前往江东。 袁术知道因为庐江郡之事,孙策对自己心怀怨恨。在加上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 孙策遂率父亲旧部,和自己的数百门客东进,并且得周瑜相助。孙策率兵攻打横江、当利,相继攻克,樊能、张英战败。 接着,孙策连续出击,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随后,孙策在周瑜、程普和黄盖等人的支持下,出兵攻打刘瑶。结果刘瑶败走,而后接受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投靠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