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长子_第一六九章 嬴政:敕封赵玄为秦武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九章 嬴政:敕封赵玄为秦武君!! (第5/7页)

瞰着整个朝堂。

    昨日行刺之事已经落下了帷幕。

    昨日秦王殿内的狼藉一片也全部的清理干净了。

    “诸卿平身。”

    嬴政展开双手,威声道。

    一身冕袍,头戴冕旒,腰间配剑。

    当真是威严无限。

    “谢大王。”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然后以此落座于各自的位置上。

    秦王殿内,立刻就坐下了数百个朝臣。

    “有本奏,无本退朝。”

    赵高大声的高呼道。

    “启奏大王。”

    “臣有本奏。”

    王绾站起来,手捧着朝笏。

    “说。”

    嬴政看向了王绾。

    “昨日行刺一事,使我大秦震动,燕国行刺之举,冒大不韪,更是公然对我大秦宣战。”

    “臣已经拟定了国书,发于齐楚燕三国。”

    “我大秦,已向燕国宣战。”

    王绾声音带着郑重,大声启奏道。

    “做的不错。”

    “燕国行刺于孤,若是不灭其国,孤还如何掌控大秦?”

    嬴政带着一种如天之威的说道。

    随后。

    嬴政将目光看向了赵玄,道:“赵卿,灭燕,该启何军?”

    “启奏大王。“

    “赵地未稳,燕国国弱,只需一大营足可。”

    “臣,举荐骊山大营,蒙武上将领兵攻燕。”

    “无需取速功,稳步推进灭燕,如此可不损耗我大秦国本。”

    赵玄捧起朝笏,大声说道。

    “如此,就按照赵卿所言。”

    “令骊山大营出征灭燕。”

    “具体如何调度,就有劳赵卿去安排了。”

    嬴政当即应允道。

    “臣定不辱王命。”赵玄立刻回道。

    “恩。”

    嬴政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朝堂:“昨日刺客行刺,孤差一点就殒命于刺客手中,若非赵卿赶回来,孤或许已经不能再处于这朝堂之上。”

    “在孤敕封赵卿为我大秦国尉之时。”

    “诸卿还有一些反对之声。”

    “如今赵卿殿中救孤于危难,再立大功,可担得起这国尉之位?”

    嬴政目光环视朝堂,威声道。

    “国尉大人,足可担此大权。”

    “大王圣明。”

    满朝文武立刻回道。

    救王之功。

    这可以说是难有了。

    谁若是敢反对,那就是有毛病了。

    “孤当初说了。”

    “赵卿归于咸阳之时,便是孤为他赐君号之日。”

    “对于赵卿的君号。”

    “诸卿可有提议?”

    嬴政看着群臣问道。

    “启奏大王。”

    “国尉大人于军中立功而达到今日的地位。”

    “以武立军功,以武定三晋。”

    “而自古以来,以武封君,唯有寥寥数人罢了。”

    “臣提议封国尉大人为武安君。”

    王翦站起来,手捧朝笏,大声的启奏道。

    “武安君之名,国尉大人完全担得上。”桓漪也紧接着道。

    “臣等附议。”

    武臣一列,几乎所有人都开口道。

    “臣附议。”

    “国尉大人之功,足可以武封君。”

    冯去疾,蒙毅他们也是接连附和。

    武安君。

    这代表着的是作为武臣武将至高无上的荣誉。

    昔日白起,正是以武封君,声望达到了鼎盛。

    全军皆以武安君为敬,天下扬名。

    但是白起封君之时已经四十岁左右了,而赵玄如今才二十一岁,以武封君,必将名留青史。

    如若获封此号。

    赵玄的声望在大秦将会仅次于秦王了。

    “站得越高,摔下来就越惨。”

    “昔日白起不正是这般。”

    王绾心底一笑。

    也出声道:“国尉大人足可封武安君。”

    看到王绾出声。

    朝堂上顿时就是一片附和之声。

    所有人都赞同赵玄封号武安君。

    不过。

    听到这武安君的封号。

    赵玄却是在心中古怪吃味。

    “便宜老爹啊,你可别乱来。”

    “虽然我不怕什么,但是武安君这个封号有些不吉利。”

    “你还是换一个吧。”

    赵玄心中暗想到。

    对于其他人而言,武安君封号或许是他们毕生都达不到的荣耀,但是对于熟知历史的赵玄而言,这封号虽然响亮,他却十分的抗拒。

    嬴政目光一扫,立刻就看到了赵玄脸上的古怪。

    当即出声问道:“赵卿,武安君的封号,你觉得如何?”

    “启奏大王。”

    “臣以为武安君封号,不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