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电力投资! (第2/2页)
,一个地方是根本发展不聊。 因为工厂和工业需要大量用电,缺乏严重的电力,那怎么发展? “老板,现在考察那些地方,都是严重缺电,我认为没有投资价值。”鲍富达道。 那些反馈回来的考察团资料,他反反复复看了很多次。 在得知羊城这个四五百万的人口城市,居然连生活用电都不够,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公司,甚至工厂到内地投资,那么怎么发展? “你们的意思呢?” “老板,我觉得也是,严重缺电,根本无法进入下一步。”李蔡信道。 杨铭看向夏伯殷。 夏伯殷现在是香江电灯公司的总经理。 他则是看到这里面有大的投资价值。 “老板,各位,我认为在里面有大的投资价值。” “伱一。” 杨铭笑道。 “我是针对电力基础这方面的。就从现在香江来,香江两大电力公司,其中,我们香江电灯公司垄断港岛的电力,一年下来,利润也是逐步稳定上升的。如果在国内投资,像珠三角一带投资电力,这会带来多大的价值。” 上一次,杨铭收购香江电灯公司,第一次和夏伯殷,以及香江电灯公司的高管就提出,香江的电力市场,还是太,加上还要和嘉道理家族瓜分香江电力市场。 这种情况下,必须走出去。 在这之前,夏伯殷还没有想明白,老板要如何带着香江电灯公司走下去。 这次香江电灯公司派出的考察团前往内地考察,一回来,他们就反馈,国内电力如同活在一百年前一样,甚至,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电力的。
国内大多数农村基本上都是点煤油灯的,这就意味着,对于他们香江电灯公司来,是一个大的投资价值。 现在国内是十亿人口,香江只有五百万人口。 想一想,这里面电力市场到底有多大。 即使不可能在国内全部投资。 但是,像珠三角几个城市投资,那么也会是香江的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 夏伯殷在那兴奋着的时候,杨铭笑了笑道:“不错,电力投资是基础,也是收益非常稳定的。现在珠三角大开发,电力需求量非常大,不单单工业用电,还有居民生活用电。” 电力? 马世民,李蔡信等人都有些惊讶。 他们也想到过这些,但是,电力投资需要很大的投入的。 电力收入比较稳定,如果没有国内政策支持,怕是比较难。 “还有,我可以告诉你们。去年,我被邀请回燕京参加国庆典礼的时候,中华电力的嘉道理家族父子,尽管他们没有被邀请去燕京,他们居然自己私自上去,并且得到老先生的接见,足以明这嘉道理家族两父子的厉害和眼光,现在我们要的就是和他们争抢这次的生意。” 其实。 除了嘉道理父子外。 还有一个胡应相。 历史上,香江还有一家电力公司。 正是胡应相最先在内地投资电力市场,和国内合资成立的亚洲电力公司。 其中,分别在鹏城成立沙头角发电站,分别为沙头角发电站a厂,沙头角发电站b厂,都是火力发电。 这些电力基本上是供应鹏城和粤省用电,直接促进了鹏城和粤省的发展。 除此之外,后来嘉道理家族更是和国内合作,在大亚湾成立虹站。 其中,虹站百分之八十的电力提供给香江,百分之二十电力提供给内地。 如今,胡应相还没有出手,嘉道理家族也还没有出手。 对于杨铭来,这些都是他们的机会。 毕竟,就电力这方面来,只要投资,也是如同印钞机一样,根本不可能亏损的。 除此之外,国内大量丰富的水力资源,在杨铭看来,也是可以作为香江电灯公司在国内发展的一部分。 杨铭,夏伯殷提出来的时候,马世民等人是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这俩人居然已经想到这些。 当然,杨铭是有历史作为参照物的。 马世民等人不知道,他们对于国内的投资始终带着怀疑的态度。 这个时候,马世民又道:“老板,即使香江电灯公司可以投资电力这方面,但是,国内连路都没有,交通运输非常困难,怕是很难发展起来。”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电力,淡水资源,还有交通,确实是非常难发展的。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有深水港的地方,或者交通发达的地方最容易发展起来。 “马世民,你得不错,路通财通。” 第一章! 求订阅!!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