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_第一百五十六章 盐铁和制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盐铁和制度 (第2/2页)

判断这是对是错,他的小脑瓜,没办法判断这些理念的对错。

    但按照诸葛亮的说法,他也不是事无巨细,只是有重点的在抓特定的工作,张溪自然也不好再劝。

    两个人又站着聊了好一会儿,一直到大匠回来,重新给曲辕犁安装上了铁犁头。

    继续尝试后,诸葛亮终于满意了。

    曲辕犁这个东西,虽然省畜力,可以一人cao作很方便,但耕地效率上,其实比长直辕犁高不到哪儿去。

    这种犁,比较适合那种畜力不足的区域,或者是那种可耕种土地比较分散,需要精耕细作的区域。

    简单来说,就是贼适合江夏郡和荆南四郡使用。

    这些地方都是丘陵地带,山区比较多,耕地面积少不说,还都比较分散,尤其是刚刚经历了战乱,缺乏畜力。

    采用曲辕犁耕种,可以减少一半的畜力需求,而且一些山区的边角料区域,长直辕犁无法开垦,但曲辕犁转向灵活,耕种可深可浅,这些地方也能开垦利用起来,增加耕地面积。

    诸葛亮当时大喜过望,立刻命令军中大匠开始加工赶制曲辕犁,务必保证在春耕前,运送到江夏和荆南各县,并且由当地地方官指导百姓使用。

    至于曲辕犁会不会泄露到北方去,让曹cao得利这个诸葛亮反倒是不担心的。

    曹cao那边用曲辕犁和用长直辕犁的差别不大,毕竟北方的土地都比较广袤,而且曹cao也不缺畜力,在效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曹cao用曲辕犁或者长直辕犁都行,泄露过去也不是什么增强曹cao实力的大杀器。

    至于江东嘛.这个诸葛亮其实挺纠结的。

    江东的那个地方,水网密布,这就代表着灌溉方便,可耕种面积也多,唯一限制江东农业发展的,大概就是缺少畜力这一项了。

    南方嘛,毕竟是缺少马匹和耕牛的。

    但现在,如果多了一个转向方便,一人一牛就能cao作的曲辕犁,真不好说能不能大幅增加势力。

    而且江东也有个优势,他们就在江夏和荆南四郡旁边,一旦江夏和荆南四郡开始大规模使用曲辕犁,是肯定瞒不过江东的,也没办法阻止江东复制这个曲辕犁。

    曲辕犁的结果,实在是太简单了,一看就会。

    诸葛亮对此多少是很担心的。

    但张溪不担心。

    不仅不担心,张溪还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主意——咱们直接送。

    曲辕犁一旦大规模使用,保密是肯定保不住的,这个张溪也是认同的。

    那倒不如直接送,不仅送,而且要敲锣打鼓的送,最好让整个江东都知道,刘使君仁义,顾念江东百姓疾苦,也重视两家盟约。

    现在有了利于耕种的好东西,刘使君不仅不私藏,还无偿的分享给盟友。

    这一串cao作一定要盛大,要隆重,最好让江东的百姓和江东的世家都知道。

    这么做,可以增加刘备在江东百姓心中的仁义形象,也能结好江东的世家们。

    等将来,刘备再去讨要油江口作为驻地的时候,孙权也得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顾虑。

    至于孙权会不会看穿这一切,不收曲辕犁.开玩笑,谁会跟自己的钱粮过不去?!

    而且哪怕孙权不想收,可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都会逼着孙权收,毕竟他们才是江东最大的地主,而曲辕犁这种东西,是最合适江东这个地方耕种的好东西。

    毕竟在后世,这东西还有个别名,叫“江东犁”。

    至于什么明面不收,偷偷找人复制拜托,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也是要脸的,人家过来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送你你不要,你自己却去偷过来用.这算啥?!

    名声彻底毁了好不好。

    而且就江东的那个政治格局,那个世家势力,刘备送去曲辕犁,还真的不好说是增加的江东的实力,还是在增加江东内乱的风险。

    江东世家,终究是江东最大的地主,淮泗集团是军功集团,土地虽然也不少,但毕竟比不过江东世家。

    一旦江东世家钱粮充足了,是不是还会继续臣服于孙权,是不是还会跟接受淮泗集团的欺压侵吞,真的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

    如果有那么一个万一那张溪和诸葛亮,都该偷着乐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