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矾楼买醉 (第2/2页)
本来还想趁着人家年少不更事,可以狠狠地宰上一刀,可哪知人家不上道啊!她也不敢怠慢,出门后就赶紧安排人手去了。 片刻后,一个身材高挑将近一米六几的俏丽少女挑着珠帘娉婷而至。只见她怀抱琵琶,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明眸皓齿,穿着一身青色窄袖罗裙,外套一件长袖襦衫,秀发盘起斜插着一支银簪,身姿曼妙,婀娜多姿,只是素颜朝天,白皙的脸上看不到有描画过的妆容,怪不得叫素素,真的是名副其实。而且眉宇间还隐约带着一丝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和孤傲。在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俊俏的小丫鬟,手里捧着歌单。 待走到众人面前,少女略带羞怯地朝武植等人揖了个礼,轻声叫了声:随之退后,坐到了歌舞席中,低眉垂首,等着武植等人点歌,动作有点青涩生硬,看来是刚入行不久,还是个新人。 接过小丫鬟双手递过来的歌单,武植扫了一眼,见到有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顿时来了兴致,于是指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小丫鬟说: 苏轼由于元祐党争被贬,远离京城,武植神交已久,到现在都没有见过这位大名鼎鼎的风流文豪,自然而然对他的词作起了兴趣。 小丫鬟把武植点的歌单跟柳素素一说,柳素素点了点头,看到的是武植这个年纪轻轻衣着普通的公子在点歌,而众人都没有表示反对时,有点讶异,不禁多看了一眼,才发现眼前的年轻公子虽然衣着朴素却俊秀不凡,自有一股隐隐然的威势,心中顿时多了一份涟漪。
收回心思,稍作准备,,声音清脆动听,如百灵婉转,却略带着低沉,有点心事难舒的韵味。当唱到时,她的声音带出了一丝颤音,唱到最后的时,歌声中竟然带着点哽咽。武植听得出神,看得出这个姑娘真的有心事难解。 可燕胜听罢不干了,沉着脸,指着柳素素呵斥起来。他可是勾栏瓦舍的常客,自然听出了其中的端倪。 柳素素刚唱罢就知道闯祸了,歌妓唱歌最怕破音,那可是清倌唱歌的大忌!可是唱着唱着,歌词把她带入了自己悲戚的命运中,触景生情,她心怀感伤,情不自禁了!见到身着华贵的燕胜呵斥着她,她吓得诚惶诚恐,忙不迭的给大家赔罪。 武植见状连忙阻止了燕胜,语带不悦,挥挥手让燕胜坐下。燕胜听到武植如此一说,连忙闭嘴,讪笑 着坐下来。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异议。 柳素素听到武植这么一说,也是心中一滞,满怀感激地看了武植一眼,心思翻涌:她看得出来了,这一行人是以这个年轻公子马首是瞻的。 武植拿出一百贯钱的银票,放到柳素素的手上,面带微笑。 柳素素看着手上的一百贯银票,有点懵神,惊喜和惶恐交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进退两难。如今一百贯钱对她来说真的是巨款了,自从家中遭逢剧变,籍没为官妓来到矾楼后,她坚持卖艺不卖身,每天靠唱歌的收入才不过一两贯钱,而且矾楼还从中抽走一半,实际到手的就所剩无几了。 燕胜见到她还在扭扭捏捏,不耐烦地又训斥了一番。随之被武植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忙拿起桌上的杯子,饮了口酒,掩饰自己的尴尬。其他人见状都不禁哄笑了起来。 素素听到燕胜的话心头一颤,讶异中赶忙收起银票,机敏地朝向武植深深躬身行了个礼,抬眼深深地看了武植一眼后,随之退回歌舞席中,再次弹起琵琶唱起歌来。这回她稳住了心神,婉转清脆地唱毕,再也没有出现一丝差错,歌声悦耳动听,众人也都沉醉于其中了,武植也觉得意味深长,余音袅袅。 唱罢,临走时,柳素素又深深地看了武植一眼,谢过武植后,这才娉婷行礼告别,翩翩然走出雅间,只留下香风一阵。 柳素素走后,武植等众人继续觥筹交错,他还没有吃饱,众人也还没有酒酣尽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