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背锅侠 (第2/2页)
人不少,但他该印还是继续印,但再加印一千本之后……发现就卖不动了。 这件事影响最大的人,不是张周,张周一共就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影响最大的,要数被署名那首《浣溪沙》作者的林仪。 林仪是人在家中坐,名从天上来。 尤其张周在上面还列明,这词的作者,就是林瀚家的二小姐林仪,一时间打听林仪是谁的,还有其尚未婚配的人,络绎不绝。 吓得林仪之后再也不敢出门,更别说是去找张周说教。 …… 这天林庭刚从外回来,就被人围住,一群监生围着他问东问西。 林瀚本是出来找儿子说事,见此一幕,指了指儿子的方向,问刘顺道:“怎回事?” “这……” 大明已不是南宋初年,说起来很久没再出过什么有名的才女,正好又是会试将要进行时,以至于京城内士林攀比之风盛行。 林仪的名气暴涨,也跟林仪是林瀚的女儿有关。 林老祭酒家的二闺女写了一首词,名满京城,这事太有噱头。 刘顺心知肚明,却不能说。 随后林瀚让刘顺把儿子叫到国子监的教舍内。 “发生何事?”林瀚面色不善。 因为他刚见过翰林院的人,国子监抽调举监的文章做举贤的准备,尽管林瀚将张周的考卷已丢到一边,但还是被翰林给选了出来。 这次没人从旁指点,纯粹是几个翰林觉得张周的文章写得好。 虽然还没最后敲定,但等于说张周已经入围到决赛,想到自己跟张周打的赌,他心里便因彷徨而来气。 他已下定决心,真就让张周知道什么叫“人情世故”,说白了就是施压把张周的卷子给压下来。
林庭道:“好像是meimei……写了一首词。” 林瀚闻言皱眉。 他的女儿中,只有林仪一人跟着他在京城,其余的女儿或嫁到外地,或年少在祖籍没来。 这说得分明就是林仪。 林庭则显得很高兴道:“父亲,其实儿也不太清楚究竟是怎生回事,但我看过那首词,是《浣溪沙》,外间风评很好,都将meimei与李清照等才女做比,今日回来时,还有人问询meimei她是否已婚配,有京城的世家子弟求联姻……” 儿子觉得这事很光荣。 但当大明朝国子监国子祭酒的父亲,听了这话,则满腔怒火。 “混账!”林瀚当即骂道,“女儿家不守在房门内,平时出去招惹是非便罢,写什么诗词,引来狂蜂浪蝶!这便是我林某人教出来的女儿?是我林家人?” 林庭也被父亲的反应给惊到。 meimei成了才女,虽然这件事也令他匪夷所思,但名气是不会作假的。 父亲一向最担心meimei的婚姻大事,觉得meimei是庶出,旁人未必肯跟联姻,还为此焦急。 现在有了才名,连世家子弟都抛橄榄枝,父亲居然觉得这有辱门风? “送她回闽地,嫁人之前,哪都不得再去!” 林瀚下定了决心。 要把女儿送回到故乡,免得再丢林家的脸。 林庭道:“父亲,meimei已在京城两年多,这般回去,您又不在身边,这联姻之事……岂不是要久拖?” 本来林瀚把女儿带过来,就是想到女儿家成婚不能拖延,尤其很多事还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加上他在京城当官,联姻起来也能找到大户……谁知两年下来都还没把这件事敲定,还惹出女儿当什么才女的事。 “为父非将她送走不可!你去跟她说,年前动身!” 林瀚本来心情便不佳。 《明史》便记录他:“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不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每裁抑之,遂交谮于刘瑾……” 意思是他脾气火爆,从来不会给人面子。 说明他墨守成规不会转弯。 …… …… 林庭虽然觉得父亲反应有点过度。 但家里毕竟是父亲说了算,没办法,他也只能去找林仪告知此事。 本来林仪就为无端所得的名声所扰,听了兄长说自己要被父亲遣送回福建,连嫁人都要被耽搁,不由哭成个泪人。 “meimei,你……到底怎写得那首词?何为外人所得?” 林庭到现在都没想明白。 meimei也不是喜欢名声的人,怎就突然成大明的才女? 林仪啜泣不止道:“兄长,那词……真不是我写的……是那日我去找张贡生,劝他跟父亲赔礼认错……他从桌上拿起一首词……非说是我写的……我也不知是怎回事。” “张秉宽写的?” 林庭一听,这张秉宽跟父亲交恶就算了,现在都欺负到meimei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要发作,去找张周算账。 稍微一想,事有点不对劲。 不是meimei写的词,张秉宽非说是meimei写的,难道张秉宽连一点鉴赏诗词的水平都没有,不知道这首词的精妙绝伦,就这么挂在meimei名下…… 他这到底是在帮人,还是在害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