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丰州 (第2/2页)
”王忠嗣最后又问道。 尤武安先是和郭子仪点头致意,然后想了一下,开口道“不瞒两位将军,小子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 尤武安实话实说的道,王忠嗣和郭子仪两人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了笑意,然后就听到郭子仪的大笑声。 “哈哈…,我怎么说来着。武安这小子,肯定是有自己想法的。快,快说说,让我们也参详一下。” 王忠嗣也捋着胡子,带着淡淡笑意的看着尤武安。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觉得咱们得把战线推到西受降城以北。就是每次作战,都到我大唐疆域以外。也就是说,我们的边防线要放到西受降城以北的地方。 大唐本土也要保持着稳定,然后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然后就是设立集贸之地。让大唐的东西走出去,让突厥、契丹的东西走进来。 让他们知道,可以通过交易,便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还有就是我们首先得把他们打怕了,让他们不敢轻易招惹我们。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去带动和改变他们。 让那里变成我大唐的跑马地,数十数百年后,那里还有契丹、突厥,那都是属于我大唐的。” 尤武安简单的讲了一下自己心里的盘算,王忠嗣和郭子仪两人都是不住啊点着头。 “你这个想法是不错,可是也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轻敌,突厥在北方之地,已经盘桓几百年了,不是轻易能够打败的。 好好干,放心吧,有什么事,及时告诉老夫,就凭你的一腔热血,我和我大唐着想,老夫就会全力的帮你。大唐边关,看着是没有什么危险,依老夫看来,却是危险重重。
好在是我大唐的繁盛,和将士们还算用命,好歹不至于不可收拾。可是一旦我们内部稍微有一点不稳定,那么这些周边的虎狼之辈,就会趁机而起,狠狠的在我大唐的身上咬一口。 单是吐蕃和突厥都让大唐头疼不已,所以老夫一直在担心,想要一举荡平边患,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只靠打,是不行了,那就只好换个方法吧。”王忠嗣说着便一口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是啊,我和王将军,对于这个事也都考虑很久了。只是始终有些不得要领,今天听你这么一说,也算是一个靠谱一点的想法。 还有你们几兄弟,也就你经历过阵仗。见识过真正的战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你要多教教他们几个”郭子仪说完,又看了看还在一边忙活着安排将士的郭晞、王震和李豫。 “小子自是晓得的,我们几个是荣辱和生死都与共。我肯定会将自己的所知所想,与他们分享。两位将军请放心。”尤武安抱拳说道。 “嗯,可以看的出来,震儿和郭晞都是进步很大。简直是换了一个人,而且都是越来越成熟了,看来这两个人学到的东西不少。 不过改变最大的,还是太孙。太孙李豫是老夫看着长大的,自小便懂事,太子的处境让他更加小心翼翼。如今却是开朗自信了许多,可能陛下让他一直跟着武安,也是看出来了太孙的变化了吧。 武安啊,记住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要确保太孙的安全。无论我们打了多大的胜仗,只要太孙有闪失,一切都是枉然。” 尤武安郑重的点头“小子,一定牢记在心。” 接着王忠嗣和郭子仪两人,又慰问了一下远行的将士。送上勉励的话语,而对于自己的儿子,他们只是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赞扬。 所有的将士们,在朔方城外好好的休息一天。将士们那疲乏的身体总算恢复了一些。第二天尤武安便和一千长城军,准备继续启程了。 告别了王忠嗣,郭子仪带领着五十亲卫,一路随着尤武安他们而去。 一路上,郭子仪为尤武安讲述了,丰州的一些情况。 “丰州这个地方,地处通往北方的要道。建城时间也不算短了,在这里盘桓着两大势力。一是东城刘家,另一个是西城的陈家。这两个家族势力,在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无论风雨如何变换,这两家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这个你心里要有点数。 以后这丰州城,就要看你的了。记住首先要确保内部稳定,否则很容易便会陷入别人的圈套。”郭子仪语重心长的对尤武安叮嘱道。 又经过半月的跋山涉水,这一天终于进入到了丰州的境内。尤武安的心里没由来的很是兴奋,他看看将士们,发现将士们也都是精神格外的振奋。 是的,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主场了,哪有不兴奋的道理。且看我如何大展拳脚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