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主任查房(下) (第1/2页)
全民中医第一卷中医学院的学霸第九十八章主任查房李江鱼已经直起了身子:“陈略回答的很详细啊,怪不得能在淘汰赛中晋级。” 临床技能竞赛中的答辩题,其实就类似于查房时候主任的提问,问的都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亦或者诊断、用药中比较容易出现歧义的地方。 结合临床,往往更能加深印象。 不同的是,查房中提问的问题是更随机的,都是结合眼下患者的情况,完全没有知识点范围,比起临床技能竞赛的范围还要更广。 刚才这个关于舌诊的问题,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已经完全超标了,李江鱼没想到陈略回答的如此完美。 不仅仅是李江鱼,边上的一些住院医和实习生也都禁不住钦佩。 原本不少人心中还想着,陈略和吕云海等人能晋级,或许有运气的成分,可现在李主任随便一个提问,陈略都马上能答出来,这就是水平。 最起码说明陈略看过这方面。 一边说着,李江鱼已经走向了下一位患者,同样是住院医说着患者情况,李江鱼做检查,然后询问,之后叮嘱一些注意事项。 主任查房一般不会在具体治疗方案上做什么吩咐,大都是在大方向上给予指点,同时也能了解治疗方案的正确性。 “患者还有便血情况?“ 听着住院医说着,李江鱼着重问道。 “是的。” 住院医道:“患者一直都有便血史,已经有好几年了。” “嗯。” 李江鱼点了点头,一边继续检查,一边问:“谁能说说治血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这一次,不少人都下意识的再次看向陈略。 相对来说,陈略和吕云海两个人自然是资历最浅的,在人群中,就有点像是刚刚转学过来的萌新。 更为准确的说,有点像是从低年级跳级上来的小弟弟。 能跳级,水平肯定不差,每个人都有心理准备,可还是禁不住想要了解刚跳级上来的同学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吕云海其实算是常客了,大学之前就经常来医院,陈略才算是初来乍到的那一个。 往常陈略来都是跟着秦兴朝,大家接触也不多,今天难得有机会,大多人自然更想看看陈略这位省状元究竟如何。 秦兴朝都禁不住笑了。 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太优秀,走到任何地方都是焦点,无论是其他人想要看你的水平也好,想要看你出丑也好,这种心理是每个地方的常态。 “小略你要是知道,给大家说说。” 秦兴朝笑着道。 李江鱼也意外了一下。 这个问题和之前的问题完全不同,这个问题牵扯到更多的临床知识,别说医学生,就是一些住院医可能都不一定能答好。 秦兴朝竟然再次让陈略作答,看来秦兴朝对陈略更看重啊。 陈略在回答问题上从来不退缩,稍微回忆了一下,道:“便血证在中医中并不罕见,一般来说便血得原因大都是人体质湿热,湿热相混,壅遏大肠,损伤阴络.....” “在治血的时候,不能单纯的止血,还要遵循‘血无止法’的戒条,不能单纯的以止治止,要查明病因,除了常规的凉血止血之外,还要活血通络.....” “《内经》有记载,‘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 “《素问·至真要大论》里面也有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灵气调达,而至和平......” “所以在临床上止血,不外乎清热凉血、通经活络、活血通络......” 这个问题陈略是结合自己看过的各种医书来综合回答的,相对来说调理没有像之前直接背诵教材上的一些内容那么流畅。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很多理论、治法都是从《黄帝内经》而出,之后延伸,陈略看的三世书,《伤寒论》等古籍,基本上能涵盖很多东西。 只要看过,理解了,无论问题怎么变化,总是能找到答案。 听着陈略的回答,一时间边上的所有人都有点愣神。 这真是大一新生? 特别是中医科的一些主治医生还有吕建民等人,都觉得有种错觉,感觉陈略比他们科室实习的几位实习生还有进修生都要优秀,都要懂得多。 李江鱼愣了好一会儿,这才道:“陈略,你这是学了多少东西?” 李江鱼是从秦兴朝口中了解过陈略的,知道陈略学中医时间真的不长,还是考高之后才认识的安远明。 “我师父说学中医并不难,哪怕是只看一两本书,吃透了也是能当一位好医生的。” 陈略说道。 边上孙婉清捂着嘴笑,这话是她说的。 学中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要吃透一两本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