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第2/3页)
行去。 “生死祸福,便全在接下来的一面之中了……” 陈珩心道。 …… 沿路所见,俱是一派琼台玉洞、金殿瑶池景象。 祥云缭绕、紫雾缤纷,实为清幽仙境之所。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而在转过一间白玉楼牌,又经行了一带密密层层的高林后。 陈珩抬头一看,一座乾元大殿赫然就雄踞于山巅,巍巍然,于日光下璀璨生辉,说不出的庄严堂皇。 “珩公子,请。” 待得望见了大殿,冯管事反是定住脚,只将身一侧,示意他自行上山登殿。 “多谢管事。” 陈珩沉吸口气,对冯管事郑重其事拱了拱手,旋即便一撩袖袍,踏入山道之中,拾阶而上。 行不多时,他便已登临山巅。 但见殿中瑞气云临,祥光四起,居中处布有一方足有百丈高的龙纹大鼎,正在徐徐喷涂烟霭,其香如兰似麝。 又早有几个符箓所化的童子侍立在殿外,见了陈珩,躬身行礼后,也不多话,便领着他向殿内行去。 跟着这几个符灵童子一路穿堂入室,连穿了数重宫阙,才来到内殿。 此时。 听得了传来脚步声。 内殿中本是在做交谈的两人,也将言语止住,看向外侧。 “陈珩?既然来了,便请入座罢。” 其中一人将手中茶盏放下,笑了一声,淡声道。 …… …… 烟光如洗,随风淡荡。 但见内殿中,铺有一张青玉小案,而案旁,正有两人相对而坐。 左侧的是一位中年道人。 其头戴一字逍遥巾,身穿水合服,脚下一双麻鞋,全是山野闲人般的扮相。 见陈珩看来,他微微颔首示意,目光中隐约透着亲善之意。 而右手处,也正是方才出言的那位。 则是一个容貌瑰杰、明慧若神的年轻人。 身着青衣,腰佩玉印—— 他眉目间本是一片料峭霜寒的孤峻颜色,此时在见得陈珩,略作一缓,神情稍露温和之意。 “你二人……正可谓是派中双璧矣!” 山野闲人扮相的荀长老在见陈珩施礼入内后,便缓缓摇头,轻声叹息道: “贫道立在尔等身侧,倒恰似是蒹葭倚玉树,成了副粗陋不堪的浊相了!” 君尧淡淡道:“荀兄若是如此在意皮相,我坐化后,便容你变化成我的形貌,如何?” “……” 正饮茶中的荀长老听得这话,被哽了一下,连连咳嗽几声,面露无奈。 “你……” 他苦笑一声:“我不过是说笑罢了,却这般认真?多年过去,你还是不善诙谐,毫无半分的长进!” 他摇了摇头,然后起身,打了个稽首,告辞道: “知你二位必有要事言说,贫道是个识趣的,便不在此叨扰了。” “有关首阳山谢应元之事,还望司空殿主能出言一二。”君尧起身相送:“荀兄,此事便托于你身了。” “……此事,我亦只能尽力去做劝说,至于是否功成,倒实是要去看天数了。 毕竟师尊他老人家的脾性,可一向都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便连于我这个弟子,亦未存有十足把握,能去说动他。” 荀长老思忖片刻,却没开口应下来,而是缓声道: “道子,因天尊与八派六宗之间的盟誓,哪怕以诸位祖师之尊,若未寻得上佳借口,亦无将他们轻易荡灭,你想必功于一役,只怕——” “只怕是痴人说梦罢?”君尧面色平平,语声中微露遗憾: “我只欲在寿尽坐化之前,再最后行了此事,扫荡后患,可惜……” 荀长老闻言唯默然而已,一时无言。 “道子,我便先告辞了。” 良久后。 他攥紧了袖管中的双手,叹息一声。 将身一晃,便化作一道明黄烟气,遁离出了殿中,倏忽不见。 而于荀长老离去后。 君尧看向陈珩,他微微沉默了刹那,才开口言道: “陈珩,想必你已是知晓我为何要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