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黄龙胆 (第2/3页)
> 在拾级登上第四重时候,陈珩视线看去,此间倒是清雅,无太多华美外物之物作装点。 最过显目的。 便是一张矮案上摆放的三只玉匣。 陈珩神色微动,揭了第一只匣盖,里内以黄锦为底,缀以红边,却是静静躺着一本颇为厚实的道书,唤作《奇灵子亲传直指》。 略一翻阅,见这其中记述的,乃是些炼丹、制符、祭阵、饲灵的心得秘诀。 涉猎极杂,显幽阐微,几是无物不包。 陈珩扫视一眼,便也将这门《奇灵子亲传直指》收起,不再多看,而是又揭开了第二只匣盖。 须臾。 便有浑黄的真光冲起,高达丈许! 连身周大气都似是沉抑了几分,地砖咔嚓作响,隐有裂声传开! 陈珩将匣中之物拿起,托在掌中。 那竟是三枚土黄颜色,大如鸽卵的古怪砂石,外形甚是粗粝,坑坑洼洼,不过内里的精气却是旺盛到令人瞠目结舌。 只轻轻晃上一晃,便有无数黄光从这三枚怪砂的壳膜上飞出,隆隆击打四壁。 而哪怕只是这般随意的运使,声势却也不下于一个炼炁九层修士的全力出手,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三枚怪砂倒的确是门天地奇物了。 陈珩默默辨认半晌,忽得脑中灵光一闪,似想起了什么,不由欢喜一笑,道: “我道如何,原来是先天五行之精!这等宝材居然藏匿在此处,实乃天公幸我!” …… 在洞玄二重“摄取五精”的修行时,便是需寻得五行之炁,使身内的龙虎炉鼎统御五行,由虚化实。 这五行之炁,倒并无什么局限。 倘若修士家资浅薄,寻觅不来丹药,便是去火山、江河等五行之炁浓厚的所在,结庐而居,慢慢汲摄,也是可行的,不过这样一来,便是难免要耗时过久。 而在“摄取五精”境界时最好的选取。 也便是八派六宗的人杰们通常采取的法门。 便是觅得先天五行之精,放至龙虎炉鼎中研磨炼化! 如此一来,非仅能奠下远超同境修士的道基,令龙虎炉鼎坚凝无比。 且这先天五行之精融于骨血,还可使修道人隐隐与道相贴,再次洗练根骨资质,使之超尘脱俗! 甚至凝金丹的十三味大药之一——五宫雷。 便是同这先天五行之精息息相关,一脉相连! 凡是在洞玄境界以先天五行之精筑下根基者,在着手成丹时候,“五宫雷”不必刻意修持寻觅,也能于身内自显。 且品质极为上乘,要超出后来所炼。 陈珩既有志于上法长生,对自身修道根基,自是极为重视,从不敢轻忽。 先天五行之精的神妙,他早有耳闻。 不过还未等他筹谋布置,阴差阳错下,竟是在这地宫之中,就寻得了此物。 如此思来。 也着实是桩意外之喜了! “这三枚怪砂,应是先天五行之精中的黄龙胆,号为‘土中圣灵,大成起死’,归于土行之属……” 陈珩慢慢转动着掌中的三枚黄龙胆,沉吟片刻,脸上若有所思。 对于“摄取五精”境界的修持。 一枚黄龙胆,便足够应付土行之精的所需了。 剩下的两枚,即便汲摄进入身内,也是画蛇添足,起不了更大的功用。 反而过犹不及。 还存有伤损中焦脾官的患害,使得长夏之气不通,升清之功不显。 “看来在出离洞天后,需得寻空将剩下黄龙胆给置换出去,此物本就是先天五行之精,珍贵非常,卖出一个好价钱,应非难事……” 陈珩稍稍一思,心中暗道。 若有可能。 将这两枚黄龙胆以物易物,换得木属的“桑上露”或是金属的“二气庚铅”等先天五行之精,才方是最佳。 不过先天五行之精本就难寻觅,哪怕在胥都天中,亦是一桩罕见的珍物。 一些大族宗派中纵有富余,怕也不肯拿出来交易,而是要留给后辈修道使用。 对此此事是否可成。 陈珩心中也无十足把握…… 而在将三枚黄龙胆放入乾坤袋,小心收好后。 陈珩转目望向矮案上的最后一只玉匣,眸光不禁深了些许。 矮案上的三只玉匣。 前两者分是《奇灵子亲传直指》和三枚黄龙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