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采购员的悠闲生活_第469章 曹卫东的作家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9章 曹卫东的作家之路 (第2/3页)

作为掩盖。

    经过一番斟酌后,曹卫东确定了自己的职业。

    作家!

    通过写作,可以迅速积累财富和知名度。

    而且他肚子里有太多的墨水。

    不怕拿不出好的作品。

    反正就是当个文抄公嘛。

    世上文章一大抄。

    这事不丢人。

    .......

    曹卫东入住壹号套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大堂经理整理出港城最近一个月的报刊,并且送到壹号套房。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阅读了。

    通过这些报刊,曹卫东大致了解到港城文坛的发展情况。

    由于港英政府出于统治考虑,并没有扶持港城的文学事业,因此古典文学逐渐没落。

    可人民对文学的需求还在。

    因此不少文学作品流入民间,开始迎合普通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这种大环境下,反而促成了港城文学向商业化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金钱主宰一切,不支持文化事业的殖民地,如果要用笔杆子来养活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作为买者的大众妥协。

    读者们喜欢看什么,作家们就写什么。

    因此,港台流行遵循资本主义供求关系的原则,以买方为立脚点,尽可能满足有钱有闲的读者的好奇心。

    而这其中,港城的报纸杂志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因为它们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赚钱的组织。

    在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下,港城的文学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于五六十年代,经过激烈竞争后,社会上出现了一群新派武侠。

    这类的特点就是融中西文化为一体,尤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

    诸如歌颂英雄豪侠的爱国爱民,行侠仗义,又诸如歌颂人性美,鞭笞人性恶,肯定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生原则。

    总之,具有一定的人生哲学的深度。

    武侠兴盛于港台。

    这其中佼佼者,自然非金、古、温、梁这几位先生莫属。

    除此之外,还有碧侣、孟君、高旅、董千里、金东方等作家,他们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通过纸媒,在港城广为传颂。

    可以,武侠曾经影响了大陆几代人。

    对于60后、70后来,武侠是改开后唯一的成人童话,影响深远。

    而对于80后、90后来,武侠改编的影视剧更是儿时的精神食粮。

    摆在曹卫东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加入武侠流派,一条是颠覆武侠流派。

    “武侠盛于金、古,可以,他们一个代表了港城新武侠流派的巅峰,一个是太湾新武侠流派的绝唱,有这种珠玉在前,我恐怕很难超越。”

    “这个世上就是这样,做不到第一,迟早会泯然众人。”

    曹卫东觉得,自己必须另辟蹊径才校

    这样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可是要写什么题材呢?

    曹卫东又琢磨起来。

    七十年代金老爷子封笔,港城的武侠进入衰退期。

    八十年代古老爷子过世,太湾武侠几乎消亡。

    此后曾陆续兴盛过青春、侦探悬疑、科幻、仙侠等等,都各领一时风sao,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力。

    “青春不适合当前的环境......”

    “侦探悬疑和科幻,这两个可以直接放弃了.......”

    曹卫东苦笑。

    侦探悬疑推理源于欧美,盛于脚盆鸡,在神州反而并不流校

    主要原因是脚盆鸡当时受欧美影响很深,对欧美的文化全盘接受。

    而彼时的神州受毛熊影响很深,间谍、反特盛校

    在港台,这类文学作品只要写的好,一样很有市场,只可惜曹卫东前世对这类书籍涉猎比较浅。

    唯一能记住的,或许只有十宗罪了。

    而科幻太过超前,以这时候人们的理解能力,或许无法欣赏。

    “所以对我来,写仙侠是唯一的出路。”

    “而且这类文学作品在非常多,古有封神、西游,后有聊斋、草堂笔记,到了现在,还有被誉为古今第一奇书的《蜀山剑侠传》!”

    曹卫东一拍大腿,最终决定下来,自己就是要写仙侠!

    “仙侠也是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的,只要我更新的速度够快,写的内容越多,绝对可以卷死这帮写武侠的。”

    曹卫东摩拳擦掌,准备撰稿写大纲了。

    可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砸门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