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1章 华港报遇冷? (第1/3页)
前世,曹卫东出于兴趣,了解了一下创办报刊的流程。 然后他才知道,原来在大陆创办一家报刊是非常难的事情。 首选必须拥有刊号。 而刊号是国家专控的,只有拥有资质的出版社才拥樱 其次需要挂靠单位。 因为国家有规定。 个人是不允许经营报刊报社的,必须有挂靠的单位才能够办理这些手续。 不过在六十年代的港城。 以上这些麻烦步骤都可以省略简化。 只要有钱就校 而且丁平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人脉宽泛,很快就帮曹卫东跑通了所有手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丁平侯跑通手续的次日,曹卫东就施展出自己的“钞能力”,重金将信义巷的底商整体买了下来。 房东收到钱的时候都惊了。 然后他飞快办好了过户手续,一溜烟的跑了,生怕曹卫东反悔。 曹卫东看着自己整体买了下来的底商,脸上露出狐狸般的笑容。 这个年代,还处于一铺养三代的黄金时代。 在未来。 这个底商会以百倍、千倍的价值增长! 对曹卫东来,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的交易。 曹卫东看了看左右,还觉得有些不过瘾,干脆将底商左右的铺面一并买下,并且请人将几个铺面打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足以轻松容纳百余人同时办公的巨大办公园区。 至此,面前这栋位于信义巷黄金位置的三层大楼,彻底属于曹卫东了。 丁平侯震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他知道曹卫东有钱。 毕竟文华大酒店壹号套房,人家可是一口气就租了三个月的9! 可是丁平侯万万没想到,曹卫东竟然这么有钱,直接买下了一栋楼! 这也太夸张了吧? 曹卫东语气平淡的解释道。 “丁先生,我只是单纯觉得买一栋楼办公比较方便。” 丁平侯。 “.......” 他明显被噎了一下。 最后也只能强笑道。 “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曹卫东心里,对自己刚才的装逼行为打了满分。 不错,这才是大佬该有的姿势啊...... 接着曹卫东环顾这条街道,心里有些蠢蠢欲动。 他随身空间里有无数物资。 拿出极少一部分变现。 就足以拍下整条街了。 只不过曹卫东思来想去,觉得这样还是有些太显眼了,很容易引起他饶觊觎。 “算了,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慢慢来。” 曹卫东幽幽的想着。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丁平侯和王守义奔走相告,总算是拉来了一批员工。 这就是文港报的骨干了。 至此,员工、场地、办报手续这些都齐全了。 剩下的就是开业及首刊报了。 这时候丁平侯特意请了一位风水大师问事。 在看过风水后。 大师告诉丁平侯,一定要在8月20号当正式开业,可以保佑文港报顺顺利利,逢凶化吉。 时间太紧迫了。 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但丁平侯却卯足了劲。 对丁平侯这种迷信行为,曹卫东也就默许了。 毕竟港城人信鬼神之,他也要入乡随俗不是。 很快就到了八月二十号。 这一大早,曹卫东和丁平侯共同创办的《华港报》在港城注册并正式创刊。 在员工大会上。 曹卫东以创办者的身份,首次发表致辞演。 “我叫曹卫东,是一名华侨,同时也是一位作家。” 曹卫东做着自我介绍。 “来到港城后,我就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当时我曾经发誓,一定要为这片美好的土地做些什么,所以我选择了写作的道路,希望能推动港城的文化建设。” “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创作出了《诛仙》这部作品,并且深受大家的喜爱。” 台下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 曹卫东也笑了笑,接着他音量提高,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不过我发现,港城报社良莠不齐,出于自身的理想,我和丁先生共同创办了华港报。” 面对报社的所有员工们,曹卫东声音慷锵有力,语气中满满的爱国情怀。 “我希望《华港报》的定位,是走严肃社评和轻松通俗文学兼容并包的中间路线。” “《华港》的名字,其实有两重寓意。” “其一,我们与内地骨血一致,都是炎黄子孙,不应数典忘本,要互帮互助。” “其二,我们应以弘扬、传播华夏文明为己任,维护“公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