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电影工业标准概述 (第2/2页)
而就在思考的过程中,曹卫东萌生了写书的想法。 他想把自己对电影工业的思考传播出去。 吸引更多人去探索、搭建电影工业。 毕竟一人计短。 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完成这样伟业。 思索间,曹卫东动笔了。 在第一章,他首先写下自己对电影工业的描述。 ........ 所谓电影工业化,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即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和创新规模化。 这是好莱坞一直在做的事情。 让电影创作与生产进入流程化、分工细化阶段,并搭配相应的产业标准加以规范。 不过好莱坞的工业体系是建立在鹰酱的文化、媒介环境上的。 所谓生我者生,死我者死。 一味照搬好莱坞模式,只会挤压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遏制本土文化发展。 因此,究竟要如何落地“神州的电影工业化”? 第一自然是制定规范标准。 在作坊式的电影拍摄过程中,因为制作期间的种种不规范、超时超支,修改剧本等等,这就导致电影上映之路坎坷,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不过是电影拍摄、电视剧拍摄,亚视旗下的影视公司其实都具有这个毛病。 可以,“慌乱”是一种常态。 所以电影工业首先的要求应该是规范标准。 于剧本而言,通过标准的流程确定剧本内容,避免冗余错误。 于拍摄全流程而言,通过标准的模式和套路,保证有序拍摄。 在这本书中,曹卫东提出了三十六条电影工业的标准流程。 他认为,标准的确立不是遏制多元化发展,这不是缰绳,而是规范赛道,为更良性的内容产出打好基础。 第二是细化与深入。 细化各领域的人才,统筹各领域的分工,并引导技术革新。 如果规范标准为行业“升级”提供方向,那技术与标准的“细化”“深化”“革新”,为电影工业提供了硬件及软件的支持。 技术层面上,威亚,绿幕特效,数字化等等。 人才方面,灯光,摄影,剪辑,美工,编剧等等。 其中又涉及到行业从事人员工资的保障,以及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究。 因此,曹卫东拟定了影视行业薪酬标准,通过减少头部收入,带动腰部发展,并促进尾部发展。 第三点,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 前面是“工具”,价值观就是“内核”。 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抑或者综艺节目,都应具有自己的“价值观”。 通过节目传递价值观。 而什么是神州的价值观呢? 曹卫东认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因此他没有写明,只是提出了价值观应具有的标准。 如向上,积极,朴实等等。 通过连续数月的努力,终于在这个冬即将结束时,完成了这本书的编撰。 他在序言中写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电影工业的解读,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电影工业的搭建工作,不断在这一领域拓展,探索。” 曹卫东放下笔。 他看向窗外。 恰好一缕朝阳的金色光芒划破重重黑暗,打在苍穹大地,映红了半边苍穹。 曹卫东笑了。 他在封面上写下四个字。 电影工业标准概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